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电现在占日本电力供应的约四分之一,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核电,开始向发展可再生能源倾斜。
8月26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电气事业者采购可再生能源电气的特别措施法》(简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新的“固定价格收购可再生能源的制度”,将在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
日本发展可再生能源具有悠久历史,但是真正通过一部全面的法律,也是在福岛核事故后才得以实现的。为了在政治生涯中留下一笔,前首相菅直人也将这部法律的通过作为自己辞职的一个条件。
太阳能与地热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电力公司在一定期间内,有义务利用国家制定的单价(固定价格),购买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的电,以期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进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尽快形成一定产业规模。
该法还规定,除了太阳能发电外,电力公司收购的对象扩大到大规模太阳能发电、风力、水力(中小规模)、地热、生物质发电等。该法还规定可以根据发电的种类、设置方法、规模等,变更收购价格和期限,购买单价和期限半年修改一次。
此前,对于小规模住宅用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的电,日本政府已从2009年11月开始实施为期10年的《太阳能发电剩余电力收购制度》,2011年度是每千瓦时42日元。电力公司每月送给市民的电费单,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太阳光发电促进附加费”。
除了地面太阳能发电外,一些研究机构还提出了新思路。9月28日,京都大学宣布该校已经完成了“太空太阳能发电的实验设施”,目标是将太阳能电池发射到太空后,所发的电转换成微波,送回地面重新还原为电。
京都大学希望5至10年后发射携带直径10米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卫星,实现输出功率达到10千瓦的发电能力。如果电池直径达到2000至3000米,就可以达到相当于一座核反应堆的100万千瓦的输出功率,实现商业运作。
日本是一个岛国,风向不稳定,雨雪很多,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并非很适宜。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安井至认为现在最可行的是“地热发电”,接下来是“中小水力发电”、“海上风力发电”。
地热发电是利用火山活动带来的地热产生的水蒸气发电的方法,现在日本有18处地热发电站,年发电量合计达到535兆瓦,相当于半座核电站的发电容量。在作为火山国的日本,这可以说是最适宜的发电方法。
地热发电利用地热能源,不使用化石燃料,排出的二氧化碳很少。产生的硫化氢,几乎都可以通过设备清除,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也不会污染河流和地下水。生成的硫磺可以生产硫酸,用于制造火柴、烟花、火药和肥料。发电伴随的余热和温水,能够复合利用,例如利用余热进行温室栽培,利用温水将发电站建造为观光资源等。
以前地热发电的成本很高,但近年来逐渐降低,已有发电试验显示每千瓦时为8.3日元。九州电力公司的八丁原发电站则降至每千瓦时7日元。
日本地热发电量目前约为53万千瓦,2010年居于世界第八位。地热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2010年,世界70%的地热发电设备是由富士电机公司、东芝公司和三菱重工业公司3家企业供应的。
但对于作为经济大国的日本庞大总发电量来看,地热发电不过占0.2%。53万千瓦不过是福岛第一核电站或美滨核电站的一座中型反应堆的发电量。九州电力公司虽然利用地热发电较多,但是也仅占九州地区可生产电力总量的2%。因此日本地热发电潜力巨大。
海上风力发电
日本能源专家认为,海上风力发电与陆地相比,风向风力非常稳定,因此是一个“能够指望得上”的电源。日本政府9月正式决定,在福岛县近海,建设世界首个漂浮在海面上的“浮体式”风力发电站,希望以此解决能源问题,并扩大就业,帮助灾区早日复兴。
福岛县在离海岸约40公里的地点,平均风速达到每秒7米以上,风力资源非常丰富,如果建设风力发电站,总输出功率能够达到460万千瓦。作为重建灾区的一个核心措施,日本政府准备将福岛县建成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基地,并将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一部分研究设施转移到福岛,除风力发电站外,还将在福岛县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海上风力发电站包括风车、发电机、轴承等,零件数达到约2万个,涵盖广泛的企业。例如,建设和维修保养一座100万千瓦的海上风力发电站,就可以创造2.2万人的就业机会。日本政府准备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零件厂家到灾区生产,从而扩大就业。
浮体式海上发电站是世界首创,需要应用造船技术。目前,除了挪威正在进行一座浮体式海上风车发电站的实验外,世界上还没有将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站大规模投入生产的实例。
在海上风力发电站中,还有将基座设在海底的“着床式”,但是在水深超过50米的地点,建设费用大幅增加,从经济角度来说很不合算。与欧洲不同,日本平浅的海域很少,因此让风车漂浮在海面上,利用锁链固定到海底的浮体式是普及海上风力发电的关键。
根据计划,日本政府将投资约100亿至200亿日元,从2013年度左右开始建设6座海上风车用于进行实证实验,每座风车的输出功率为5000千瓦左右,总输出功率最大达到3万千瓦。
日本政府准备利用5年时间收集数据,进行海底电缆输电、与原有输电网的合作等实验,然后在2020年扩大到40万千瓦的规模,这相当于一座核反应堆发电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届时将有60至80座大型风车漂浮在福岛海面上。日本政府还设想将来将输出功率进一步扩大到100万千瓦。
日本环境省也准备从2013年春天开始,在长崎县五岛市的椛岛附近建设一座实验用的2000千瓦级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站。
根据美国调查公司的预测,到2017年,全球的海上风力发电将达到7100万千瓦,相当于现在的约17倍。日本虽起步较晚,但希望通过发展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站,奋起直追。
温泉发电与高温岩体发电
地热发电主要是200摄氏度以上的地热流体发电,而入浴时温度过高的温泉(例如70至120摄氏度),需要降至50摄氏度左右,这时可以利用剩余的热量,进行发电。
温泉发电能力虽然比较小,但占有面积比较小,只需要利用热水的热交换,可以不用担心源泉的枯竭、有毒物质导致污染、热污染等问题。由于不需要在地下挖井,无法进行地热发电的温泉也适宜进行温泉发电。
在日本,八丁原发电站正在利用以色列的设备进行温泉发电,发电能力相当于2000千瓦,相当于BWR-4型核电站的四百分之一,可供数百到数千个家庭的电力需求,设置空间宽16米,纵深24米,只相当于一个便利店。
经济产业省的统计表明,日本国内适宜发展温泉发电的地域很多,如果在全国普及,相当于8个核反应堆的发电量,而且能够长期提供电力。
日本还在开发高温岩体发电技术。所谓高温岩体发电,是指在缺乏天然热水和水蒸气的情况下,通过水压破碎地下的高温岩体,然后注入水,利用获得的水蒸气和热水发电。
这种技术不利用温水资源,也不会和温泉等竞争,据认为日本国内可以利用的资源量达到380亿瓦以上,相当于近40座大型发电站。目前,熔岩发电的很多技术课题已经解决,利用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将每千瓦时的成本降至9.0日元。
作为未来的构想,利用熔岩附近的高热进行熔岩发电也正在研究。虽然开发需要至少50年时间,但是潜在资源量达到60亿千瓦,如果实现的话,能够达到现在日本全部电力需求的将近3倍。
“将可再生能源作为第一产业”
时下,日本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就发展可再生能源献计献策。有的学者主张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又一次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革命,大和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河口真理子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第一产业论”非常引人注目。
河口真理子指出,由于东日本大地震和核电站事故,以及此后的计划停电和节电,日本人对能源的看法正在改变。
“以前,对很多人来说,电是大型水库、核电站、火力发电站等大规模基础设施提供的。如果个人设置太阳能电池,就可以自己提供电力,使发电更加贴近个人生活。”河口真理子指出,“有必要将可再生能源培育为第一产业。”
她认为,将可再生能源定义为第一产业,将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例如,如果将能源也作为农产品,农机具厂家可以和混合动力车、电气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一起,向个体农户出售设置在田间小道的风车和设置在渠道旁的水车,向农业合作社出售太阳能发电和带风车的筒仓、利用生物质的干燥仓库、利用沼气的温室、利用地热的冷库等。
再如,畜产的粪尿处理造价很高,环境负荷也很高,如果制作成沼气,将有利于削减处理成本和增加电力收入。利用间伐的木材制造燃料粒,然后用于锅炉或者火炉,也能够节约化石燃料,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并且有利于山林的培育。
河口真理子提议,还可以将农业和可再生能源的生态观光业作为观光资源,还可以考虑销售带有绿色证书的农作物。
农村由于土地广阔,需求分散,建设输电网成本很高,如果电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可以节约不少成本。特别是人口过少的山区,能够提高地区的自立能力,产生新的收入来源,从而给农村带来活力。同时有利于解决日本吃紧的两个课题,即提高日本很低的粮食自给率和能源自给率。
她指出,关于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前的讨论往往集中在提高电费上,实际上,通过多方面的利用方法和关注可再生能源的社会价值,能够使可再生能源的价值进一步放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T/CSAE434-2025),该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定义,要求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与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形成严格技术分界。这也是国际上首次以标准文件形式明确“全固态电池”概念。近年来,全固态电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中国在抽水蓄能领域的大规模布局极具示范意义在国际大坝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召开期间,委员会于5月19日举办了媒体见面会。针对全球能源转型、极端气候挑战等焦点议题,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MichelLino)在会上发表见解指出,抽水
AINews网站发表署名RyanDaws的文章,题目是:WilltheAIboomfuelaglobalenergycrisis(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会引发全球能源危机吗?)?(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人工智能对能源的需求正在膨胀成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不仅仅是关于电费的问题。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严重的,包括消耗宝贵的水资源
5月19日,天合储能在马尼拉SMX会展中心举办的菲律宾太阳能光伏与电池储能展(SolarStorageLivePhilippines2025)上,重磅推出了新一代升级的Elementa2Pro5MWh储能系统。继在欧洲、日本和澳洲等市场发布后,此次在菲律宾的亮相标志着天合储能在全球市场又迈出了关键一步。菲律宾正面临电网稳定性、能源安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驱动下,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唯一可转化为气、液、固三种形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凭借其资源丰富、低碳循环的特性,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近期,多项国家政策密集出台,为行业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6月,《煤电低碳化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天奈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指出在锂电池市场方面,公司继续加速推进公司碳纳米管产品替代传统导电剂的同时,大力拓展公司产品在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同时积极推动在硅基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在其他应用领域方面,凭借公司在锂电池市场的成功经验,拓展公司产品
全球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核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国际社会就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达成广共识,全球迎来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欧盟、美国、俄罗斯等,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立法支持及大规模资金投入,推
5月14日,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2#、3#垃圾焚烧线尘硝硫一体化协同脱除(干法+催化布袋)超低排放技改项目”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11018000.00元。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3x150t/d垃圾焚烧炉,焚烧线采用从日本进口的三菱-马丁逆推炉排焚烧炉;
为加速推进碳中和目标机电力市场化改革,日本政府可谓不遗余力。通过实施上网电价补贴和固定购电价格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家庭和企业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并配套储能设备的积极性。采用正泰电源产品的九州熊本光储一体化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压并网自家消费应用案例。该项目采用正泰电源1.6MW/3.3MWh工商
5月12日,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上海电力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两项重要人事任命,同意聘任陈志超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同时提名余国君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相关议案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履历信息显示,陈志超现年45岁,高级工程师,曾在多家电厂担任厂长,拥有丰富的电力行业管理经验。余国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实施《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25)(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对2011年修订发布的《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的再次修订。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就《规定》的修订背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回答
意大利国内能源资源有限,在发电领域,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其能源需求。紧跟欧盟的脚步,意大利已逐步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及电力监管等环节形成了兼具欧盟共性与本国特色的电力体制架构。意大利电力改革历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领导的新政府近日作出重大政策转向,或将放弃长期以来的反核立场。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法德能源关系的实质性回暖,更可能重塑欧盟能源政策格局,为欧洲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带来新动能。(来源:能源新媒文/武魏楠)01法德能源僵局破冰据法国《费加罗报》获得的政府文件显示
AINews网站发表署名RyanDaws的文章,题目是:WilltheAIboomfuelaglobalenergycrisis(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会引发全球能源危机吗?)?(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人工智能对能源的需求正在膨胀成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不仅仅是关于电费的问题。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严重的,包括消耗宝贵的水资源
5月12日至15日,南方电网公司外部董事曹培玺、宁福顺一行先后到阳江核电站、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和调度中心、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广东海上风电规划、电网运行和新能源消纳、电力现货市场建
2025年5月15日16:40,中核工程总包的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3台主变压器和2台厂用变压器送电完成,各项技术参数符合标准要求,网调许可7号机组主变进入24小时试运行,标志着500kV倒送电目标圆满完成。为保证500kV倒送电安装工作顺利推进,项目部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的深度融合,组
1网友:投资者_1745718333142今年中国核电预计会有新的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吗?“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运,漳州核电2号机组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具备商运条件,具体时间敬请关注公司公告。2网友:投资者_1710048600000贵司4月8号公告说4月7号贵公司董事长
核心要点•核能开发公司ElementlPower宣布与谷歌达成协议,共同推进三处先进核反应堆项目的选址开发。•谷歌将为这三个项目提供前期开发资金,每个项目发电容量至少达600兆瓦。•这是科技巨头与核能行业合作的最新案例,旨在满足数据中心庞大的能源需求。(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据CN
“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关于“蝴蝶效应”的描述用来形容当今全球的电力系统并不为过。(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李天娇)近期,突如其来的大停电让位于欧洲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超5000万人口受到影响,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西班牙国
全球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核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国际社会就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达成广共识,全球迎来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欧盟、美国、俄罗斯等,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立法支持及大规模资金投入,推
近日,由南方凯能(广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山市农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及磁储能应用示范工程”在翠亨新区正式动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套项目,该工程将建设全球容量最大的5MVA/10MJ超导磁储能装置,将高精尖产业的供电稳定性推向“毫秒级”时代,标志着我国在新型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世界能源理事会是一家独立的国际能源机构,目标是让能源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地球。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世界能源理事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举办期间,记者采访了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尔金森。记者:您认为,目前世界能源转
5月19日至22日,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期间,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外能源电力企业、相关国际组织等举行外事会见活动。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先后会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希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努萨基斯、巴基斯坦国家输电公司董事会主席乔杜里、特大电网运行者组织秘书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当地时间5月21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2025年世界氢能峰会上,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宣布,其在赤峰打造的绿色氢氨项目首期工程获得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下称“必维集团”)的可再生氨认证,这意味着远景在赤峰生产的绿色氢氨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该认证的绿氨产品。必维集团
2025年5月19-20日,菲律宾光伏及储能展(SolarStorageLivePhilippines2025)在马尼拉SMX会议中心圆满举办。作为菲律宾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专业展之一,本届展会汇聚众多全球清洁能源头部企业,共话绿色能源在东南亚的未来发展。安泰新能源亮相Hall11-K03展位,重点展示了多款适应台风、高盐雾等复杂
5月20日,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专题研讨会上,电网头条记者采访了南非电力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提纳格兰·尚玛甘。提纳格兰·尚玛甘认为,全球变暖加剧使得能源转型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变得既紧迫又必要。对南非而言,降低碳排放与保障能源安全同等重要。南非也面临可再生能
5月20日,国网冀北经研院撰写的一项案例《“承德绿动零碳先行”冀北地区争创零碳城市实践案例》入选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城市电网零碳发展”分论坛的国网宣传册,成为国网公司发布的十个代表性项目之一。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城市电网零碳发展”是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