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重庆火电厂建起国内首个万吨碳捕集装置 封碳有地形优势

2011-10-24 09:4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重庆火电厂碳捕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把人类制造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封存或再利用,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这一技术已被认为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重庆建起了碳捕集装置,在碳封存方面又有天然的地形优势,因此,我相信中国有决心和能力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今日上午,在第二届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的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上,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李赛一改此前的质疑,而表现出乐观态度。

重庆建国内首个万吨捕碳装置

“在碳捕集的技术方面,中国已经相当成熟了。”李赛告诉记者,会议期间,他应邀参观了由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斥资建设的碳捕获装置。当在合川双槐电厂,亲眼见到了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碳捕集装置时,他震惊了。

据远达环保“碳捕集”项目负责人喻江涛介绍,国内常见的燃煤发电厂是二氧化碳集中排放源。而这个装置就好比给排放口戴上了一个大口罩。通过过滤,把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的干净气体排放出去,而把二氧化碳留下来集中处理。通过这样的“捕捉”程序,可以获得纯度大于99.5%的二氧化碳,再经过精制,可产生达到食品级标准的、纯度为99.9%以上的二氧化碳液体。

而据了解,位于合川双槐电厂的二氧化碳液态捕集实验装置,每年捕集二氧化碳10000吨,是国内首个万吨级的碳捕集装置,其技术已同步于国际先进水平。

重庆有碳封存的天然地形优势

二氧化碳捕捉到了,又要如何处理呢?李赛透露,事实上,二氧化碳的储存已是世界范围内的碳捕集项目遇到的一个难题。而把二氧化碳安全而永久地“封存”起来,才是最根本的碳减排之道。目前,碳封存在全球范围内还在进行大规模实验的阶段。

在碳封存方面,英国又是如何做的?李赛介绍说,英国正在尝试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已开采完的油田、气田,充分利用天然地理环境储存气体、液体。另外,不含碳氢化合物的圈闭以及深度蓄水盐层等三类地质适合埋存二氧化碳。

“就拥有有大量的天燃气田的重庆,其天然的地形优势就可用来封存二氧化碳。”李赛说。

附: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指将能源工业和其他行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搜集并集中埋存于地下数千米的地质层中与大气隔绝。

“碳捕捉“工艺可分为燃烧前、燃烧后、氧燃料燃烧和工业分离。其中工业分离有成熟化市场,但仅限于部分工业条件,如天然气加工、氨水生产工艺。

“碳封存”则需要首先寻找到适宜封存二氧化碳并使其与大气完全隔绝的地质层。而从地质学角度看,有三类地质层适合埋存二氧化碳:油气田、不含碳氢化合物的圈闭以及深度蓄水盐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