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全球用煤缘何越来越多?

2011-11-09 17:0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电煤煤电煤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南非德班再次举行。对许多参会的各国代表来说,可能正向往着会后可以造访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一览那里的美景。然而,我却有一个颇有些“煞风景”的建议:何不驱车2个小时,到位于印度洋沿岸的深水港口理查兹湾,一睹这个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港的“风采”。

我想,每一位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充满信心的参会者,在参观完理查兹湾的忙碌景象后,都会吃惊地发现,原来我们的能源未来是如此可怕。德班会议本是为了讨论如何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煤炭的大量使用无疑是与这一主题相违背的。但在理查兹湾,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煤炭占全球能源生产的比例是越来越大了。

5年前,首次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时,全球25%的一次能源来自煤炭。而如今,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29.6%。仅从2009年到2010年的一年内,全球煤炭消费量就上涨了近8%。

由于将主办此次德班会议,南非自认在推动全球绿色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整个非洲的40%;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更是超过了英国,而它的人均GDP却只是英国的1/6。造成如此惊人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煤炭。有数据表明,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等量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两倍。南非是世界上最依赖煤炭的国家之一,其电力的93%是燃烧煤炭产生的。相较煤炭使用大国印度70%、美国45%的比例要高出很多。

除了国内严重依赖煤炭外,南非还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全球其他地方对煤炭的使用。南非是全球第三大动力煤出口国,其在Mpumalanga省的巨大煤矿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理查兹湾的需求。而理查兹湾近期经过扩建,已经成为年处理煤炭9100万吨的出口终端,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必和必拓公司的货船每天都在这里,忙碌地将这些煤炭运往欧洲、亚洲。而这些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多达2亿吨。

全球正处于对煤炭极度渴求的时期。去年,全球使用能源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了5.8%,已经超过了全球能源消费的上涨速度。由于煤炭的大量使用,全球经济正在变为碳排密集型。有人认为,对发达国家更为严格的碳排控制,可能会导致这些碳排逐渐转移到那些依赖外包的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欠发达国家。如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十分缓慢,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则是飞速发展,因此带来了煤炭的大量需求。

比如,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大的风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但是,在过去的8年间,该国的煤炭消费量却增长了一倍。2010年,全球约48%的煤炭使用是在中国,甚至该国的公路都由于运输煤炭,而出现了长时间的拥堵。与中国类似的还有印度。印度自身也拥有大量煤炭储量,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太快,其本土出产煤炭的速度已经无法赶上需求的增长。于是,印度只能大量进口煤炭。南非理查兹湾就是印度的主要供应地之一,另有澳大利亚、印尼也都是印度煤炭的主要来源。

不过,新兴经济体也并非煤炭消费增长的唯一推动力。美国目前仍然是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日本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德国则是全球最大的褐煤生产国,并且该国在放弃核电后可能将重新大量启用燃煤发电,据能源咨询企业点碳公司预计,仅这一转变就将使得德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未来10年内激增大约5亿吨。

煤炭对环境的严重影响,为什么就引不起全球的重视?我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煤炭现在仍然是发电、工业供热最为廉价的燃料。另外,煤炭的利益既得者们也很会包装,清洁煤就是他们打造出来一个不错的“伪装”。行业游说组织,如美国清洁煤电力联盟之类,就利用各种办法令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在大量使用煤炭的同时,又不破坏我们的环境。更有甚者,煤炭行业的一些人还使政策制定者们相信,尽管现在煤炭污染了环境,但是它获得的利益足够支付未来清理环境的费用。

事实上,除非在碳捕捉及封存(CCS)方面有重大的技术突破,否则清洁煤就只是一个遥远的设想。但是,大规模地发展一个几乎全新的项目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同时还需要数百亿美元的研发资金。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已经无法拿出大笔的资金投入CCS技术的研发。国际能源署今年9月曾警告称:“全球支持CCS发展的国家正在日益减少,CCS未来可能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时期。”

在美国,清洁煤试点项目也陷入了僵局。目前虽然已经在伊利诺伊州钻探了一口试验井,但是首批二氧化碳最快也要2016年才会被注入进去。在英国,政府近期更是缩减了对绿色能源的投资。

今年的德班会议可谓责任重大,但是与此同时,煤炭仍然傲立全球燃料市场。据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10年间,全球煤炭产量将上升35%左右。煤炭,这一全球最廉价、最充足、但又污染最严重的燃料,正不断扩张着其在全球燃料市场上的版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