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011-11-15 10:57来源:慧聪网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电网电力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1999年提出了物联网这个概念,起初物联网被叫做传感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传感器网络作为智能电网信息感知末梢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随着“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物联网也将在电力系统中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运行维护、信息采集、安全监控、计量以及用户交互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目前,中国的智能电网注重的是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这六个环节,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与之匹配的通信技术、量测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技术也将成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核心,物联网的加入可以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广度及密度,为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并且物联网相应的技术和产品也将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带动相关智能化产品的更新和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