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极实施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 辽宁农村告别“低电压”

2011-12-14 13:32来源:《 中国能源报 》关键词:国家电网电力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实施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三新”农电发展战略,进行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开展科技进步工作,使农网网架、供电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不断提升,农网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得到改善。

刻不容缓解决“低电压”

日前,辽宁鞍山海城市望台镇道沿村村民邵启俊在他的蔬菜大棚中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自从供电公司开展‘低电压’治理后,我们村再也没有因为电压低而耽搁正常生活以及大棚蔬菜的生产,今年大棚收益超过12万元。”作为曾经是辽宁省低电压台区中最低且仅有156伏电压的海城望台镇道沿村,“低电压”现象的消除标志着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低电压”综合治理目标,辽宁农村自此彻底告别“低电压”现象。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要求,经过摸底调查, 辽宁省农村用电家庭有748万户,而遭遇“低电压”的家庭曾达34.61万户,占农村居民总户数的4.62%。据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张博介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受“家电下乡”政策激励,农村用电量快速增长,部分地区低压用户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压偏低,个别地区问题突出,已不能满足正常的用电需要。

经调查测试,辽宁农村个别低电压台区的居民端电压仅在160—190伏之间,鞍山海城望台镇道沿村最低只有156伏。每到中午和晚间家庭用电高峰期,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就开始受到严重影响,不能正常看电视,用电饭锅做饭困难,电脑难以启动或自动关机,照明灯也忽暗忽亮,甚至蔬菜大棚卷帘机、果库电机及家用小水泵也不能正常使用。

综合治理不留死角

对此,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开展以辽阳市辽阳县为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试点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首先,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对该省农村“低电压”现状进行分析,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今年4月再次开展了全面的、不留死角的排查,建立健全了农村“低电压”用户档案。

同时,找出管理和技术层面存在的不足,结合辽宁农网实际,制订了“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通过加强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将“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公司年度绩效考核,采取变电站主变调压、配变分接头调整、及时投退电压无功设备、错峰用电等管理手段,并在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优先安排“低电压”治理工程。

例如,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朝阳市66千伏叨尔登变电站投运10千伏SVG装置,有效解决了农网66千伏凌城线线路损耗大、末端用户电压低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了辽阳市农网低压地理信息系统,借助GPS卫星定位系统,完成全市3253个台区、近16.58万基杆塔、13.95万个计量表箱、近34.39万只电表、35.1042万客户的数据采集工作……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截至目前,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全面超额完成所发现农村“低电压”户数的综合治理,共投入92041万元,新增改造10千伏配变2703台,新建改造低压线路4412千米,新增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19200千乏,新增10千伏线路无功补偿容量5560千乏,全省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859%。解决“低电压”用户359223户,占比为103.8%,全省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96.403%,比2009年同期提高1.053个百分点,“低电压”投诉率降幅极为明显,比2009年的4232次下降了98%。

同时,电压稳定也推动了当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吸引了许多原来在外打工的农民返乡搞起了大棚,不仅提高了收入,还顾家顾孩子。鞍山海城市望台镇镇长张玉辉表示:“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返回镇里安心生活,从事棚菜生产,仅道沿村今年全村番茄种植面积就达3800亩,年创产值9500万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许多农户走上了富裕之路,道沿村也已成为温室番茄生产专业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