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大亚湾核电基地今年上网电量达400亿千瓦时

2011-12-30 11:17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关键词:核电项目核电站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3 .11”特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公众一时“谈核色变”。我国的核电技术过硬吗?为什么要发展核电?公众如何获取相关信息?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前去探访我国最大核电基地――大亚湾,参观了岭澳二期核电站的主控室以及4号机组。

大亚湾核电基地能防13级台风

“在2009年,13级的台风‘莫拉菲’在这里登陆,我们都没受影响。”中广核党群工作部张涛主任告诉记者,我国沿海的核电厂址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风险是超强台风,但早在设计中就针对性地留有足够的防洪裕量。据了解,我国核电厂址对地质、地震、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等社会环境有严格到近乎苛刻的要求,合理地避开了地震带和海啸频发的地区。“大亚湾这个厂址,就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岭澳二期核电站

我国压水堆核电站针对全厂失电设计了一系列处理措施。

福岛第一核电站不仅遭遇地震和海啸的极端情况,而且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采用的是较落后的沸水堆技术。“中广核集团在运、在建的核电机组均采用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其安全性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具有安全性高、技术先进可靠成熟等特点”。生产部副经理黄辉章介绍,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主要有四大优势:一、堆芯不会失去冷却。机组即使失去全部厂内外电源,也能通过自带的气动给水泵和蒸汽排放的形式维持对堆芯的冷却。此外,还额外设置第五台柴油机,全厂失电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二、不会发生氢气爆炸事故。机组的 安全壳 约4.9万m3,比福岛第一核电站(3400m3)大14倍,可以有效降低并稀释氢气浓度及延缓安全壳升压排放时间。另外,安全壳内设计有氢气消除系统。三、不会发生放射性物质失控向环境释放。机组的核岛建有壁厚达1米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的安全壳,安全壳内侧还有6mm的不锈钢内衬,极其坚固。安全壳将反应堆一回路全部容纳在其中,进出安全壳的所有管道均设置了安全壳隔离系统,在失电情况下能够非能动地隔离,确保安全壳的完整性,反应堆一回路卸压甚至破口情况下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将被控制在安全壳内不能向环境释放。四、良好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配有可滞留大部分放射性核素的沙堆过滤器。

CPR1000是中广核集团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20多年来的渐进式改进和自主创新形成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此外,在日常运营中, 大亚湾核电站 和岭澳核电站自运行以来放射性废气、废液年排放量远远低于国家排放限值。据香港环境监测站(点)的长期跟踪监测,核电站环境放射性水平与本底相比没有变化,区域内陆地、海洋生物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进入岭澳二期核电站前,记者们先进行类似机场的安检。

刷卡并输入密码通过重重关口。

刷卡并输入密码通过重重关口。

“黄金人”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经营管理部副经理马刚告诉记者,首批核反应堆操作员在法国等国家的培训费用非常高昂,被称为“黄金人”。“打个比方,操作员的体重是150斤,当时的培训费用相当于150斤黄金。”

核电站反应堆操纵员经过初步选拔,要在4年左右的时间中完成100多门课程的学习,并且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笔试、口试、实操考核,才能取得反应堆操纵员执照,并实行终身制培训。中广核集团还特别增加了影子培训流程,要求操纵员在资深操纵员的指导下实习6个月才能独立操作。多年来,中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基地自主培养了反应堆操纵员679名,高级操纵员259名。

岭澳二期核电站4号机组的主控室

大亚湾供港电量超1700亿千瓦时

“截至2011年12月28日,大亚湾核电基地2011年度上网电量达400亿千瓦时, 大亚湾核电站 1号机组实现无非计划停机停堆连续安全运行3384天,在与国际同类机组比较中排名第一。”中广核党群工作部主任助理胡光耀介绍,自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投入运行18年来,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在运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多年的安全运行经验衍生了许多安全文化理念,如“一次把事情做好,人人都是一道屏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