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访谈正文

环保部解读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2012-01-30 16:34来源:新0华0社关键词:环保部脱硫脱硝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务院近日公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这是未来五年我国环保行业的纲领性文件,绘就了环保发展的战略宏图。

记者就此专访了环保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对这一9章32节63条的《规划》亮点进行了详细解读。

十二五”将下大力气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环保规划作为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您谈谈《规划》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规划财务司负责人:《规划》主要有六方面的特点:一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二是环保领域不断拓展,进一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首次提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的战略任务和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三是把进一步深化总量减排,作为撬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四是下大力气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把改善环境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规划》大幅度减少地表水劣V类水质的水体,提高七大水系好于Ⅲ类水质水体和好于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比例。同时,从“十二五”开始,将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防治工作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五是突出有差别的环境管理政策,完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六是强化政策支撑,推进并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问:“十二五”要重点解决哪些突出环境问题?

规划财务司负责人:在水环境保护方面,要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全面完成保护区划分,取缔所有排污口,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提高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深化流域水污染防治,继续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行分区控制,优先防控重点单元,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同时,采取以奖促保等政策鼓励措施,加强水质良好和生态脆弱的湖泊和河流的保护;综合防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2015年,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长江、黄河、珠江等河口和渤海等重点海湾的水质有所改善;深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探索开展修复试点。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在“三区六群”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的监测,加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废气控制,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

在土壤环保方面,提出要加强土壤环保制度建设,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启动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场地,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且不得用于住宅开发。

在生态保护和监管方面,要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工作,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到2015年,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比例稳定在15%,9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保护。

“十二五”将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

记者:《规划》的主要指标有哪些?与“十一五”规划相比有哪些不同?

规划财务司负责人:《规划》根据目标、任务,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可行性、指标稳定性等因素,按照可监测、可统计、可分解、可评估、可考核的原则,确定了7项主要指标,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个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2项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1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

与“十一五”相比,规划指标增多了,压力加大了,潜力小了,要求提高了。约束性指标由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增加到四项,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其中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1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8%。减排领域也从工业和生活两个领域扩展为工业、生活、交通、农村四个领域。机动车氮氧化物、农业源水污染物首次被纳入总量控制范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部查看更多>脱硫脱硝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