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马鞍山电网建设之“最”

2012-02-01 14:05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安徽电网建设输电线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安徽马鞍山,一座江南小城,一个鱼米之乡,一条经济纽带。2011年,地区电网全年社会用电量达120.94亿千瓦时,最高负荷达174.59万千瓦,双双再创历史新高。一根根银线和一座座变电站编织起的坚强电网,成为了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马鞍山供电公司以“十二五”电网建设为起点,以“1255”城市发展战略为跳板,超前谋划用电需求与电网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电网“大建设”的高潮。

9加4,创历年项目之“最”

2011年对于马鞍山供电公司来说,是电网建设“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项目最多、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更是喜获丰收、可歌可泣的一年。全年安全投产了9个输变电工程项目,顺利开工了4个输变电工程项目,创历年来电网建设之最。

面对项目安全质量管控点多面广、投产密集、民事协调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等内外部压力。马鞍山供电公司细化工作目标,完善组织措施,创新管理手段,将内部压力化为动力,将外部压力变为合力,实现了项目“如期开工、按期投产”的目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两次召开了全公司基建工程总结会议,实现了基建工程与生产任务间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入,为竣工验收和顺利投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在220千伏马鞍山发电厂至阳湖变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公司有效发挥政企联动机制,通过主动汇报、工程简报等方式,及时反映和反馈工程建设进度、存在困难,努力寻求政府帮助和支持,及时处理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难题,确保该线路按期竣工。

3面红旗,获“最”好成绩

继林里110千伏变电站荣获安徽省电力公司2011年一季度输变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流动红旗”称号后,2011年底再传喜讯,马鞍山临江(杨桥)220千伏变电站、襄城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分别在2011年二、三季度流动红旗竞赛中被授予“安全管理流动红旗”称号,这是马鞍山供电公司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2011年,该公司基建管理工作突出以争创项目管理“流动红旗”为引领,认真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和安徽省电力公司各项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行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工程创优、创建总体目标,对创建措施、要求等进行多次针对性策划和实用化修订,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结合“三抓一巩固”安全主题活动、“三强化三提升”质量提升年活动有效开展,强调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创优和创新,强化现场布置、检查和落实的执行,充分体现了该公司的管理特色和水平。

2011年,马鞍山供电公司全年共组织了5个项目参加流动红旗竞赛。通过竞赛,加宽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拓宽了提升管理的渠道,也进一步总结了应用亮点,提炼了创建经验。

8条线路改造,节约土地“最”多

“西南部电网改造工程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城市发展再次让出了大量的土地,我代表市政府向供电公司表示衷心感谢”,马鞍山市政府副秘书长孙奇在220千伏马鞍山发电厂至阳湖变线路工程建设总结表彰会上说到。

由于马鞍山地形地貌特殊,土地等自然资源成为电网建设和城市发展间的突出矛盾。自2010年起,马鞍山供电公司按照安徽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规划和马鞍山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对该市区西南部8条220千伏输电线路进行整合改造,改造后的线路主要沿山体、道路等架设走线。这不仅提高了电网的输送能力,优化电网构架,更为城市建设节约土地约1700亩,为滨江新区、雨山区、市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更广空间,实现了电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共赢。目前,已完成了6条线路改造,剩余2条线路计划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改造。

在原220千伏西刘2831、刘长2861线路部分杆段拆除后,该市经济开发区内达利园食品、华菱重工等一批企业已启动厂房扩建和产能提升工程,电力线廊整合已初见成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安徽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输电线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