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择广东 笃行与“新”

2012-03-21 10:13来源:北极星核电网关键词:核电CPR1000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铀矿,大隐南岭中

有人说,与其说广东选择了核电,不如说核电选择了广东。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原子弹中大约三分之二的重铀酸铵材料就来自广东北部的南岭山区。南岭又称“五岭”,“五岭逶迤腾细浪”即是它的写照,南岭山体挺拔,覆盖着大片花岗岩。一些专家曾指出,花岗岩体内部对铀成矿不利,难以形成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因此,南岭山区一度被视作找铀的“禁区”。

1956年,南岭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广东进行了1∶20万放射性伽马测量,相继发现了一批放射性异常点,经初步验证,一些异常情况是由铀矿引起。1958年10月,广东省地质局正式开展铀矿普查找矿工作。一个多月后,技术人员发现了10余条铀矿化或放射性异常蚀变带,长达千米,厚约1~2米。此后,人们惊喜地发现上千个放射性异常点,其中,201矿区的铀矿储量达到了大型矿区的标准,成为我国查明的第一个大型花岗岩型富铀矿区。

直到今天,广东北部的铀矿资源仍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拥有矿产优势,广东得以较早开始尝试核电。1987年,广东引进法国第二代核电技术,建设我国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现在,这里已是全国最大的核电基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二期共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11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近450亿千瓦时。

从大亚湾核电,到岭澳核电一期,再到岭澳核电二期,核电技术国产化率从1%、提升至30%、60%,建设工期从79个月缩短至60个月、57个月,每千瓦工程造价从2200美元降至1750美元、1550美元。

随着CPR1000技术的成熟,广东核电具备了快速复制和同时开工建设运营多个核电项目的能力。岭澳核电站二期采用的CPR1000技术,是在成功建设和运营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基础上,以大亚湾和岭澳一期核电站为参考基础,进一步满足新版核安全法规的要求,探索形成的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目前,广东在建的核电项目有阳江核电和台山核电。阳江核电站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装机容量为6×100万千瓦,项目采用CPR1000技术,国产化率将从岭澳二期的64%提升至90%。台山核电站规划建设四台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建设2台机组,采用法国阿海珐公司第三代EPR压水堆核电技术,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它将成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

试水核能信息公开

新能源开发前景和核电安全成为多方关注的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漏发生后,我国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此后一年,广东多个在役机组进入自检期,一大批预备项目则进入了休眠。

2月15日,国家能源局称将新增设核电司,国家核安全局也在原来一个司的基础上调整到3个司,核安全监管人员增加了近千人,国防科工局也新增设核应急司。外界认为,由于能源缺乏,核电重新启动迫在眉睫,但是否重新出水,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安全高效”。

在实践核能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广东已开始试水。2011年9月,广东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实施核电站核与辐射安全信息报告和公开制度。2011年12月,公司推出“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这是我国在运核电站首个专门向公众披露核电站运营安全信息的平台。此后,社会公众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大亚湾核电基地机组运行数据,查阅核电站能力因子、辐射防护、工业安全、一级火险指数、三废管控、环境监测等内容。公司也承诺,第一时间发布核电站信息。

但也有人指出,目前信息平台公布的内容较少,一旦核电站出现事故,应向公众公布事件详情、包括事故原因、事故延续时间、可能造成的影响等等,但就当前公布的信息,公众对核电安全内容,尤其是对突发事件了解程度仍远远不够。作为在建和运营核电项目最多的省份,除了在核电技术方面日臻完善,广东还可在核电安全体系的构建中有所作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