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产业瓶颈渐趋突破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电建设有望推动

2012-04-12 14:57来源:中研网关键词:天然气发电清洁能源燃煤锅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约1300台燃煤锅炉(重油)改造、炉窑燃气替代,开展专业领域天然气汽车应用和LNG灌装分输试点。

而资料显示,40万KW的燃气机组年消耗天然气2.8亿立方米(年利用3500小时),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消费量。如此来看,天然气发电规模的提升将驱动着天然气使用量的迅速膨胀,从而带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进而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实质性的推动力。

产业瓶颈渐趋突破

破性的进展。业内人士预计到2015年,国内气田将较目前增产60%,达到约1700亿方产量。与此同时,进口天然气(包括LNG)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业内人士预计陆上进口气量在“十二五”期间将实现翻番,从目前的170亿方,增加到2015年的340亿方。而LNG的进口量更将在今后五年达到30%的复合增长率,从2010年的150亿立方米,增加到2015年420亿立方米。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管道运输方面。目前西气东输管道已经渐形成网络效应,从而使得天然气运输的经济效益得以体现。而东部地区的地市级以上城市的天然气管道网络趋于完善,这不仅将促使居民用气的增加,而且还会促使工商业用气的激增。

要求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从近期盘面看,长线资金开始跟踪天然气概念股,其中,两类个股可积极关注。一是天然气爆发式需求服务的相关产业股,比如说富瑞特装、杭锅股份。前者主要是从事LNG产业装备研发与销售,这是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使用的主要路径,未来具有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而杭锅股份在天然气发电业务等方面也有着较大的作用,可积极跟踪。二是燃气分销业务的个股,随着未来天然气来源继续多样化及长输管道进一步扩展,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前提下,工商业用户的需求将成为前景无限的天然气新增需求,因此,从事分销业务的个股有望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机会。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缺气的状况,国内用气主要是满足居民用户的需求为主,工商业用气比例依然偏低,资料显示,中国的工商业用气的渗透率仅为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73%,香港50%的水平,由此可见,有着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天然气运输瓶颈的制约。

随着近年来的努力,我国目前天然气瓶颈渐趋突破,一方面是体现在气源方面。随着近几年我国川北地区普光、龙岗、罗家寨等特大型天然气田的发现,新的上游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

天然气的下游需求也处于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中。PM2.5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等人为活动,如能源工业部门煤炭的燃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金属冶炼过程中金属蒸汽的冷凝聚结、居民生活炉灶等。因此,随着我国对PM2.5监测制度的完善,地方政府也有动力去驱动着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电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燃煤锅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