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中辐院:核电行业的“360安全卫士”

2012-07-12 09:59来源:科技日报关键词:中辐院核电站核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7月13日,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将迎来建院50周年。从最初“在一张白纸上起步”,到如今的“国家辐射防护综合研究开发基地”“国家战略核威慑力量和核能发展安全保障先锋”“国家核科技工业安全防护技术创新生力军”。回溯50年的发展历程,该院院长常学奇如此慨叹,“建院50年来,中辐院几代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用勤劳和智慧为我国核工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六大体系

构建辐射防护同心圆

上世纪50年代,针对西方一些国家大搞核垄断、核威胁的严峻形势,党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决定创建核工业,研制核武器。面对核工业发展遇到看不见、摸不着的放射性防护问题,国家急需建立一个专业配套的辐射防护及其相关专业的科研机构。按照“安全第一,防护先行”的战略方针,1961年3月,第二机械工业部提出了“工业卫生研究所”组建规划方案,明确“大力开展放射卫生学、辐射剂量及其测量以及放射医学三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发展原子能工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工业卫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

1962年,由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放射生物研究室、放射化学研究室与技术安全研究室的部分人员及全国支援的专家组成北京工业卫生研究所。为了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同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聂荣臻元帅亲笔批示,北京工业卫生研究所、华北原子能研究所及山西放射医学研究所合并组成华北工业卫生研究所,定址山西太原,由此开创了我国辐射防护事业的先河。1988年更名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伴随着核工业的发展,我国辐射防护研究理论也逐步完善,其间,中辐院总结梳理出“源项—途径—剂量—效应—控制”的闭合式辐射防护流程。围绕辐射防护流程这个同心圆,中辐院面向核军工、核主导产业的需要,按照“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集中力量,创新标志,形成特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保健物理、核应急与核安全、放射医学与环境医学、核环境科学、放射性三废治理与核设施退役、环境工程等六大研究领域为先导,以优势技术为支撑,专业门类基本齐全的辐射防护科学研究体系。

与此同时,中辐院还依托自身优势和力量,不断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将中国的辐射防护事业带向了国际舞台。1984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一行四人,来中国进行辐射防护能力考察。返回后,考察组在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报告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位于太原的辐射防护所是核工业部主要从事辐射防护的单位,在所考察的院所中,技术是最先进的”,从此奠定了中辐院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国际地位。

50年来,中辐院共取得627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包括3项国家特等奖和520余项国家、部、省级以上奖,拥有各类技术资质5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50余项,主持和参加编写国家行业标准12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400多篇。先后与15个国际组织以及4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科技交流合作关系或科技联系,为推动国际、国内辐射防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辐院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