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风电并网检测垄断之殇

2012-09-05 09:14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风电场风电机组风电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月中下旬,郭超向风电行业的朋友发出了求助短信。郭超是山东济宁市某风电场业主,他可怜的风机在建成8个月后,仍静悄悄地矗立在齐鲁大地上,因未通过并网检测,而被禁止发电。风机未通过检测,并非是质量不过关,而是没有人前来检测。

眼看投资就要泡汤的郭超焦头烂额,几个月来,他像皮球一样,被中国电科院和济宁供电局踢来踢去。济宁供电局坚持要求风电场提供与中国电科院签订的检测合同,中国电科院则因下半年检测工作已排满,拒绝签订合同。

在短信中,郭超写道:“#总,项目建成8个月不能运转,压力太大,请帮忙协调此事,谢谢了!”

闷声发财

济宁风机虽少,但它却反映出了中国风电行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排队检测。目前,中国电科院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的检测基地人满为患,不通过检测,风机制造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发电商的风电场则只能晒太阳。

与愁眉苦脸的制造商、发电商相比,负责检测工作的中国电科院则做着闷声发大财的生意。

在中国,每种型号的风机都需通过检测,如按中国电科院最初的并网检测规定组合,华锐风电、联合动力、金风科技、上海电气等国内较大的风机制造商,每家都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机型,而全国仅有的10套检测设备则统统集中在电科院手中。

郭超心中清楚,即使排到了他,也还要交纳50万元以上的检测费用。

供需严重失衡,奠定了中国电科院独家垄断的地位,随之而来的即是掌握定价、排序、认证、并网发电等近乎生杀予夺的大权。接下来,“权变为钱”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在一个风电场中,以机组功率1.5兆瓦为例,每种机型的检测费用为50万元,如果再加上50万-80万的抽检费用,类似上海电气这样规模的制造企业,年检测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华锐风电在张北仅租检测机位的费用,一年就高达1800万元;某风电企业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在低电压穿越改造上花了7亿多元人民币。

与风电企业的高昂支出相对应,中国电科院河北省张北基地,去年的收入至少过亿元。

针对中国电科院自定检测项目和检测价格的做法,龙源电力副总经理费智曾在媒体上大声疾呼,政府主管部门应对风电并网检测项目制定收费标准,防止垄断性乱收费。

制造市场?

事实上,在多数设备商和发电商看来,风电并网检测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市场。

为提高风电机组的并网技术水平,2010年12月21日,国家能源局下发《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并从次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记者了解到,当时的并网检测办法是在中国电科院的主导下起草并发布的。但由于技术准备不足等原因,起初并网检测工作并未得到广泛重视,在实际执行中,是一种鼓励而非强制的状态。

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2月至4月,这期间,酒泉、张北风电基地发生大规模风电脱网事故,涉事风机达到1944台。5月5日,国家电监会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管理 有效遏制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频发的通知》,给出了风机脱网事故的四个原因,其中的两个原因,与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有关。

然而,国家电监会发布的调查结果并未得到一些风电制造商、发电商,甚至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官员的认同。

据记者了解,一位国家电监会的局级领导曾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风电机组并网检测协调会”上为风电企业叫屈:“近期发生的风机脱网事件,好多是由电网短路导致的,不都是风电场的故障,风电脱网对电网的影响也不能说得太过分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风电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