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报道正文

“清洁能源”规模化并网“试验田”走进张北县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

2012-09-25 09:26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杜跃进 李新民关键词:风光储输风电并网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的北京暑热未消,可位于京北仅200多公里外的河北省张北县,早晚已是寒气逼人。当我们驱车北进,驶上海拔比北京高出约两倍的张北塞上高原,蓝天白云下,一座座亭亭玉立的风力发电机,一排排熠熠生辉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构成了“新能源之都”的独特风景。车行不远,一座四层楼高的现代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

当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被赋予“第三次工业革命核心”的重任时,如何克服这两种“最清洁能源”与生俱来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进而实现规模化并网,便成为一道横亘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之路上的难题。眼前这个全球最大的风光储输项目,便是为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而展开的前沿性探索。

落户张北有“姻缘”

登上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四层主楼楼顶,一阵阵寒风袭来,工作人员给记者披上了厚厚的棉大衣。电站总经理高明杰指着远处的风机和近处光伏板,给我们介绍这个刚刚落成半年多的新能源开发利用“试验田”。

2009年4月29日,由科技部、财政部、能源局在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了“金太阳工程”协调会。会议确定,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规划建设1至2个100兆瓦级标志性示范项目,探索解决风电和光电的并网问题。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工程由此启动。

工程落户张北,则缘于张北这片神奇土地的独特资源禀赋。800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这里以8万铁骑打败了大金国40万雄兵,由此拉开蒙古帝国征战并称霸欧亚大陆的序幕。当历史的尘埃散去后,这里除了成吉思汗子孙们留下的元中都的断壁残垣,就是无尽的风沙与阳光。

“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句描述恶劣自然环境的民谚,却从一个侧面道出当地风能资源的丰富。据测算,这里年平均有效风速时间在6000小时以上。同时,这里的太阳能资源也极为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将近3000小时。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张北的风能和阳光吸引了大批新能源开发商。今日以张北为重点的冀北地区,不仅成为国家批复的首批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同时还涌现了一批太阳能光伏电站,以至被誉为“新能源之都”。

可另一方面,由于当地人口少,经济基础薄弱,用电量有限,大量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必须通过高电压、远距离输送至京津唐电网负荷中心消纳。而风电和光伏发电因天气变化等原因,出力忽大忽小,时有时无,在没有足够数量的其他电源匹配调峰的情况下,并网时往往会导致电网运行不稳定。这也是当前一些地方“弃风”与“弃光”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种种因素的汇集,使张北成为最具备新能源开发利用特征的地区,在破解电网接纳大规模新能源技术难题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冀北电力公司总经理尹积军告诉记者,“正因如此,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最终选址和落户张北。”

破解“世界级难题”

如何科学合理解决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集成应用,这是一道世界级难题。国内外的科技人员开展了多种尝试,至今未形成一条公认的“捷径”。

专家介绍,目前影响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技术瓶颈主要有三点,一是调峰问题,需建设大量的备用容量和调峰电源;二是电力安全问题,风电和光电出力多变和瞬间冲击,影响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及频率稳定性;三是电能质量问题,风电和光电大规模并网常常会引起电压水平降低,风机中的电子设备会带来谐波污染,影响电能质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光储输查看更多>风电并网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