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华能瑞金火电厂打造红色“样板间”

2012-10-08 13:20来源:新华网 王子鹏关键词:燃煤发电华能集团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的见证;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是红军后人;这里的一井甘甜的红井水,永远滋润着老区人……党史专家以“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精辟地概括了瑞金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这里,小城里诞生了大政权,我党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经验,也培养了一批经世济国的人才。

如今,当地的“红色精神”如何存续?央企在那里如何经营,又是怎样履行“央企使命”的?笔者带着提问赴“赣南苏区”腹地——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瑞金探访。

上坝村“重生”

4月以来,江西雨水分外充沛,目之所及,山川流翠,一派生机。我此行的目的地——华能瑞金火电厂,就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茅店镇上坝村,一个曾经的盆地间自然村。

在华能瑞金火电厂厂前区外面的小广场上,10岁的陈广斌跨着自行车转着圈,一遍遍喊着“下雨喽,收衣裳喽”,并不时往电厂里张望一下。

围墙之内,树木蓊郁,花卉含芳,每座建筑都清洁明净,宛若新生。这是一座设计紧凑的花园式现代电厂,国产首台35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就在这里投运,华能总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亦以该厂2号机投运为标志。电厂建成3年多的时间里,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华中区域电源建设样板工程、江西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企业、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华能集团节约环保型燃煤发电厂等一长串荣誉称号,一再印证着这座电厂的品质与这支队伍的素质。在村民眼中,这座电厂既平常,又神秘。

平常,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看着这座电厂建起来的;神秘,因为很多人又不曾进过电厂,更不知它是如何完成电力生产的。与村上大多数孩子一样,陈广斌不止一次做过电厂分发的“安全知识考卷”,并因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奖励。因此,他对这座电厂既好奇,但又不敢有任何逾越。

火电厂围墙之外,仅隔一条小路就是当地老表们种的豆角秧,连日雨水,秧苗已经爬满了架,再隔一条小土路便是村上老表盖起的三层联排小楼,厂民相距不到百步,如此“亲民”的电厂恐怕并不多见。由于离得近,村上人都时常到厂前区广场散步嘻玩。攀谈了几句,陈广斌决定带记者到他家去看看。

这个叫上坝村的小村子有百余户人家,人口不过500,主要居住在火电厂厂前公路的两侧。村里以老人和孩子居多,青壮年大多出外打工,而电厂前百余米处的厦蓉公路标出了打工者出走的方向。电厂建厂时,为当地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解决了村里孩子的上学问题。陈广斌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就在这所希望小学里读书。

徒步三两分钟,我们就已经走到了陈广斌的家门口,三层小楼粉刷一新,楼下是百平米的小超市,货品齐全,楼上两层是卧室和起居室,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陈广斌的父亲很好客,听说有记者来采访,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曾经眼前的电厂是一座小山丘,他们就住在山丘之上,种地,住土坯房,出村是一条狭窄的土路。他说电厂建好后,交通方便了很多,孩子上学也方便了,一些村民进厂干些零活儿,每个月还有几百块钱的收入。要是厂里人能多来照顾一下他的生意就更好了。

上坝村以陈姓居多,和赣南苏区的很多地方一样,这里也是烈士的故乡,不少家庭“全家革命,满门忠烈”。在赣南苏区这片热土上,曾有太多烈士倒在长征路上。闲聊中,村民们对瑞金电厂赞许有加。有人说,一年多的时间里,这里就长出一座电厂,创造了江西速度。或许老表们不知道,瑞金电厂征地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他们自己也参与创造了“江西速度”。有人说,厂里挺关心村里人,不光帮大家粉刷了房子,有一年一个村民装修房子,从五楼掉下来,好多电厂职工都跑来献血。

采访中,另一种声音同样突出。电厂建好了,新鲜劲儿过了,失去土地的农民们开始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电厂的到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走出小村的村民强烈感受到了家乡的落后,对发展的渴望与对自身实力的质疑并存。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机会。老表们说,不知道中央“振兴赣南苏区”到底有些什么政策,但他们很期待。一些村民想着,要是电厂建二期,他们还能再做些小生意。

红色“样板间”

作为红色样板工程,华能瑞金电厂的设计布局可谓相当精致。厂区规划用地不到20公顷,不仅在2008年底同时投运了一期两台35万千瓦机组,还为规划中的二期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预留了用地。

走进电厂,行政楼前一个低压转子叶片,被塑造成棕榈叶的造型,自然中又颇有艺术气息。行政楼采用了客家人的围屋设计,办公室门户相对,一团和气。据厂长刘少清回忆,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第一次来到瑞金电厂时,曾半开玩笑地说:“管理这么好的电厂,竟然不被众人所知,可见是宣传工作出了问题”。

瑞金电厂的确有宣传的资本。它是位于江西省电网末端的唯一一个电源支撑点,前期定位就是要建“红色精品工程”、“华能红色文化窗口”和“赣南地区的央企标杆”。2007年4月25日电厂项目核准通过,同月29日工程即破土动工,行动异常迅速。基建期间,时任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的潘逸阳曾多次到工地调研,他提出:“赣州管理要外学抚州,内学华能”。由于检修、运行人员的提前介入,19个月19天后,一期工程完成基建,并实现了基建到生产的无缝对接。投产典礼上,江西省常务副省长凌成兴评价说:“华能瑞金电厂创造了赣州速度、江西速度、华能速度。标志着我国拥有35万超临界机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跨越;标志着华能集团装机容量实现8000万千瓦的新跨越;标志着赣南革命老区结束没有强大电源支撑历史的新跨越。”电厂同时投运脱硫环保设备,开华能脱硫电价从“168小时”后当天执行之先河。某次,省环保局进厂检查,认为电厂指标不可能这么好,半夜又杀了个“回马枪”,再次看到各项环保指标时,他们赞叹到:“真没想到你们指标这么好,以后瑞金电厂就是我们的免检单位了”。电厂先后获“江西省2009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企业”、“江西省2010年度电力系统节能技术监督第一名”等称号。西安热工院专家团曾历时4天节能诊断,结论是“几乎没有节能潜力”。江西电科院专家团两天驻场检测认为:“瑞金电厂转动机械状况全省最好”。电厂运行至今,两台机组运行稳定,在电网调峰过程中,能上能下。据了解,去年4月,江西省供电形势严峻,瑞金电厂机组满负荷运行,单月发电4亿度;而近日水电多发,两台机组夜间深度调峰负荷仅仅带到8万千瓦。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率领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委联合调研时,将瑞金电厂写入了能源类重点支持企业的第一家。

面对种种殊荣,瑞金电厂未敢宣传,不曾盈利始终是广大干部职工的一个心结。2009年,“煤超疯”来势汹汹,两湖一江,波及甚重。据瑞金电厂党委副书记胡柳根介绍,2011年,尽管通过开辟海铁联运新通道等方式控制燃料成本,但电厂标煤进厂价仍超过了1150元/吨,加之江西省用电负荷不高,电厂持续亏损。进入2012年,电价调整虽为电厂扭亏带来希望,但由于赣南地区雨量过多,电厂1至4月发电量同比下降了16.7%,直接影响了电厂效益。据保守估计,赣州地区水电装机已超过180万千瓦,其中大部分为不并网小水电。

困难重重,更需要突出重围的勇气。就如同78年前,红军在距离电厂不足半小时车程的于都县迈开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瑞金电厂的干部员工们也选择扛起江西电力发展的大旗,执着前行。

“苏区”的召唤

在苏区人民的期盼中建设,更要在苏区人民的期许中成长。今年4月,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到赣南苏区调研期间,基础设施组曾专程进驻瑞金电厂调研。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牵头制定加快赣南苏区发展振兴的政策意见,规划编制参与者期待将其尽快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给予赣南苏区整体性、系统化的发展和扶持政策。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布局上将建议国家应予以重点倾斜。据了解,为确保苏区振兴的电力支撑,瑞金电厂二期工程已被列入能源规划的首个项目。据刘少清介绍,此前广东省相关主管部门曾与电厂协商“赣电粤送”事宜,如若促成此事,二期电量消纳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从光荣的历史走来,向幸福的明天走去。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春风已在2012年吹起。风涓云淡,苍穹洗练,璀璨星空中,瑞金电厂的星光或许不是最为璀璨的,但它将持久、温暖苏区的今天与未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华能集团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