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任浩宁:重启核电是“逆潮流而动”的愚蠢之举

2012-10-19 10:25来源:股城网关键词:核安全核电项目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务院近期批复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此前,国务院仅仅原则同意《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由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业内有关核电项目是否重启、何时重启的探讨声再次高涨。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核电何时重启并非重点,加强核安全举措也非重点,积极走“无核化”道路才是明智之举。

首先,去核化是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德国、法国已经做出表率,将去核化的具体时间加以公布,日本也已开始探索无核化之路,而美国也不甘落后,积极寻求新能源代替常规能源的做法取得了巨大成功。毫无疑问,无核化是未来能源行业的重要特点,中国“逆潮流而动”、试图大规模上马核电的做法愚蠢之极。

其次,从客观上来讲,我国并不具备大力发展核电的基础。国内铀资源储量严重不足(约170万吨),已掌握天然铀资源不足世界总量的3%。2011年我国铀资源进口量约15000吨,自产量仅为1000吨左右,对外铀资源依赖程度远超90%。而一旦在建的3000多万千瓦时核电站投产,铀资源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局势。从战略角度来看,这会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最后,我国具备“零核电”的客观条件。我国能源构成中,火电占据约70%份额,其它能源“瓜分”剩余30%,而核电仅占2%,这一结构在中期内难有较大改变。同时,国内拥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页岩气、地热资源,开采条件较好、利用效率较高,清洁、可再生的优势使其在未来中国能源构成中扮演突出角色。地方政府若能将发展新能源的政策落实到位,“十二五”末、“十三五”初期实现“零核电”并非痴人说梦。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探讨核电项目何时重启为时尚早,探讨大规模发展核能更是“舍本逐末”。我国在核电安全、核污染处理、应急机制建设等方面做得明显不够,诸多细节还有待完善。国家政府应从战略全局考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认真部署“去核化”工作,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安全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