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本“3-11”大地震后,重建的脚步从未停息,然而两年之后,灾难带来的影响依旧难以抹平。时至今日,安倍晋三政府需要处理的不再仅仅是灾民安置、产业复兴、能源重整等具象问题,如何让日本国民看到希望、重振民众士气是其必须面对的更大议题。
重建效果微弱
回家,对于众多出外避难的日本民众来说已经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字眼。
由于灾害公营住宅的建设速度缓慢,日本灾区民众迈不动回家的脚步。根据中新社获得的数据,截至3月,灾区3县(宫城、岩手、福岛)仅有56户灾民入住了灾害公营住宅,全国尚有30万灾民无家可归。朝日新闻的统计显示,今后四年,福岛县大熊、双叶两町和郎江、富冈两町地区约有5.4万人无法返回原居住地。而由于担心辐射影响健康,未来有望返回的区域也有部分居民选择不回去。
更多的人面临的是生计问题。日本政府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 10月,“3-11”大地震重灾区超过110万人的工作受到灾情“直接影响”。地震对渔业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从业人数不断萎缩。与2007年上一次调查时相比,岩手、宫城和福岛三县去年的渔业从业人数从2.29万人跌至9200人。
不仅如此,日本企业的生存也同样步履维艰。震后东京商工调查公司3月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3月起至本月7日约两年间,日本有1099家企业因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而破产,约是阪神大地震发生两年后震灾相关破产数量的4.3倍。“3-11”大地震相关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为13966亿日元。到目前为止,有相当多的企业直接受灾后仍处于停业或歇业状态,尚未决定今后该怎么办。
由于担心农水产品放射性污染,中国、韩国等44个国家和地区仍旧没有停止要求提供相关证明等进口限制措施。进口限制还可能进一步长期化,对日本食品的出口非常不利。
加强灾后重建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计划在3月11日傍晚召开记者会,预计将再次就政府致力于灾后重建的措施进行说明。
灾后重建是安倍上任后的重要任务。日本政府1月29日在大地震重建推进会议上,决定把2011年度起5年的重建预算额度扩大6万亿日元至25万亿日元。为加速福岛核事故后的重建工作,日本政府还决定集中合并中央政府的国内外派机构,设立常驻有复兴厅上层干部职员的“福岛复兴再生总局”。
为了“给国民带来梦想、希望与感动”,日本政府决定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由于“举办奥运会将成为灾后重建的象征”,安倍晋三要求阁僚积极配合东京申奥。
核电存废仍争议
争议了两年之久,有关核电存废的讨论已久未有结论。核泄漏危机仍旧令人心存余悸,地震两周年之时,日本再掀反核浪潮,反核人士在东京举行大规模集会。不过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至今约占日本电力供应三成的核电站大部分仍处于停止状态,能源供应经受着重大考验。自民党上台以后所诞生的安倍政权在核电政策上支持重启核电站。2月28日,安倍晋三在国会的施政演说中还曾提出,“将重启安全情况得到确认的核电站”,同时表示将通过节能和采用可再生能源尽可能降低日本对核电的依赖程度。
一些采用替代能源的措施正在逐步推进。在此背景下,日本把目光投向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2012年7月,日本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其定价约为火力发电或核电价格的2至5倍,给投资者以一定盈利空间。日本政府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主张有必要继续利用及新增核电站的日本自民党议员联盟于4月12日召开了首次会议。会议围绕计划夏季前后修改的政府中长期政策《能源基本计划》展开,此次会议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对待核电站”,该议联呼吁写明新增核电站的方针。
中国垃圾分类的困境在哪里?从笔者了解的一些情况来看,高层对垃圾分类的决策指示,与基层实际工作者的迷茫形成了反差。其实,这种迷茫来主要来自垃圾分类中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超越了我们城管系统的管理经验。纵观垃圾分类的各种方法和模式,其实最难的部分就是怎样激发民众的“自觉自愿”。强制处罚
德国氢能战略认为,只有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氢气(绿氢)才可持续,这是世界上首个远远超出氢的最终用途的战略之一,并且涵盖了全部动力燃料。据德国相关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当地时间周三德国内阁通过了一项国家级氢气战略。目的是在未来几年逐步淘汰煤炭以及核能发电的情况下,利用氢燃料推动经济脱碳
作为重要的未来能源选项,氢能正受到全球重视。其中,亚太国家在氢能利用领域实力不俗,日本、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正加快步伐,使氢能源成为其能源构成的一部分。近期,这些国家纷纷计划设立氢能源项目,并加快氢能源政策制定。日本:开创“氢能源社会”日本是全球氢能利用方面的领先国家。该国
日本计划利用2020年东京奥运会全面启动“氢能社会”计划。3月12日,东京奥运会圣火在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古城赫拉神庙被点燃。经过希腊一周的传递之后,圣火将于3月19日送到雅典并举行交接仪式。在日本,火炬传递将从3月26日开始,将采用氢为燃料,主题为“希望之光”。出发点为2011年遭受海啸破坏的福
据海关的统计数据,2020年1月国内组件出口4.45GW,环比增加1%,同比下滑11.29%。光伏逆变器出口量达4.17GW,环比下降12.58%,同比增加34.52%。从数据上看,光伏组件和逆变器整体出口形势向好。预计2、3月组件和逆变器出口量将受疫情影响,呈现下滑趋势,并拖累一季度整体出口量。通常,2月为出口的淡季
这两年,有三件标志性事件掀起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一波又一波的热情浪潮。(来源:微信公众号“能链”ID:energylink作者:jessica)事件一、中石化将成立氢能公司,法液空参股2019年11月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见证下,液化空气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于北京签署谅
受制于核心设备技术指标落后、现阶段氢气需求量小、投资成本高等多方因素,氢能产业在初期按照传统的投资回报极难实现。在氢能需要资本、技术等资源长期密集投入预期下,承担国家能源结构调整重任的央企引领发展,对中国氢能行业起到“冷启动”的巨大作用。(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燃料电池”ID:we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组内阁,前首相小泉纯一郎38岁的儿子小泉进次郎被任命为环境大臣,成为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第三位最年轻的内阁大臣,引发日媒热议。15日,小泉纯一郎在日本茨城县日立市发表演讲时谈到儿子,对其充满期待,称他能当上环境大臣“太好了”。综合日本共同社、富士电视台消息,15日
似乎,风起于青萍之末。(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汽车商业评论”,作者:涂彦平)2018年5月11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丰田汽车北海道厂区。在那里,总理看到了丰田的氢燃料电池车。后来,有媒体这样描述:面对丰田汽车的氢燃料电池轿车MIRAI,总理“面色凝重”。这种并
前言:现任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的毛宗强早在二十六年前便开始接触氢能,研究内容包括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纳米碳储氢、新型制氢方法、氢能经济与安全、氢能标准等等。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氢能产业与当时大相径庭;而毛宗强则成为了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带头人之一。(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推广的清洁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蜀道丰田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成都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户成都市青白江区。仪式上,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与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蜀丰氢能将在青白江区建设蜀道丰田项目,预计
亚洲环保旗舰大展—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即将于4月21-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16个展馆展示面积近19万平方米,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家企业,以及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挪威、荷兰、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及地区的海外展团,齐聚上海。今天,全部展位图正式公布,快来看看你心仪的展商在哪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天合储能凭借卓越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全球化市场布局,强势入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榜单”,成为本届峰会最受瞩目的新能源企业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沙特正加速推进其可再生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能源部的监督下,沙特电力公司(SEC)宣布启动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建设的第二阶段,总投资超过67.3亿沙特里亚尔,规划总装机2.5GW/10GWh。项目详情据报道,项目覆盖包括利雅得(Riyadh)、凯苏玛(Qaisumah)、达瓦米(Dawadmi)、焦夫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据CNBC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其国际贸易伙伴开辟了一条避免更高关税的潜在途径——购买更多美国能源。(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特朗普暂停了除中国以外的国家的“对等”关税,试图避免一场全面的全球贸易战。目前大多数国家面临10%的基础关税率,并有三个月的时间与美国谈判双边协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微电网作为一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微电网实际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待解的难题。(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邹雅蓉)明晰微电网的功能定
4月9日,云能魔方与日本诺亚在日本东京举行战略采购签署仪式。根据协议,日本诺亚将向云能魔方采购总计2GWh电网调频储能系统及1000套储能型充电桩。日本诺亚是日本知名的建筑服务公司,专注于发电站、港口、物流仓库等项目在能源设备利用方面的开发、建设及运营,其有着丰富的建设施工经验和广泛的市场
国际能源署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据这份名为《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介绍,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当前日本的总用电量,占2030年全球总电力消耗的不到3%。报告认为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