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抓好源头 让“风光”无限好

2013-05-15 10:03来源:中国能源报 郭立琦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场风电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和《关于印发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简称“《专项规划”》),引发业内的普遍关注和解读。

新能源“十年风光”的背后,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与我国很多短期内实现高速发展的行业一样,也没能绕过“跑马圈地、一哄而上、过山车”式的发展道路,即质量和效率赶不上速度和规模。新能源的良性发展要体现在并网和使用,而高效的并网和利用,追根溯源还是需回到气象资源的评估和利用上,此次《专项规划》中就提出,“目前我国可利用的风能资源评价尚不精细,风电场设计需要应对长期风资源数据不完善”这一“源头”的问题。

预测准确性是关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新能源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相关预测的研究工作,欧美国家在电场端和电网调度端都已建立了发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而我国作为风电起步较晚的国家,对相关资源的普查和预测工作在近5年才真正启动。在今年4月初,国家能源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资料共享使用的通知》,反映出国家对新能源相关气象数据精确性的重视程度不断得到提升。

据了解,有“陆上三峡”之称的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年平均风能储量在2000万千瓦以上,而风电场投产后的实际发电量却远低于预期值,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之一便是预测准确度的问题。资源评估数据的获得有不同方式,鉴于气候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如果仅靠气象预报的历史数据来推算,精确度上要打折扣。而且“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也就十年,这个时间长度没有积累足够的地观测数据,进行有效、准确的资源评估与功率预测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需要不断的优化与动态更新历史数据。”东润环能预测产品线总监万方说,但数据的优化和更新要建立在准确性和时间累计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个能提供精确、持续数据的系统。

以最新一次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为例,国家气象局新安设了很多观测塔,这些新设的测风塔今后面临着大量的维护工作,万方认为,如果今后能从每个新能源电场配置的实时气象观测系统中直接拿到精确的数据,就可以不用新建测风塔,这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也避免了因数据误差导致普查失去有效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力发电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