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规范煤炭进口 保护产业安全

2013-06-19 11:35来源:国际商报关键词:煤炭电煤发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炭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关系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自给自足,供需基本平衡。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口迅速增加,在缓解国内供需矛盾的同时,面临进口秩序混乱等一些问题,需要对煤炭进口加以规范,以免损害行业和企业利益,威胁我国煤炭产业安全。

煤炭进口量增价跌

2009年我国首次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11年起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12年,我国共进口煤炭2.89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9%;进口均价99.5美元/吨,同比下降7.41%。2013年1~4月共进口1.08亿吨,同比增长24.76%;进口均价91.63美元/吨,同比下降17.72%。

2012年,我国其它烟煤、褐煤和炼焦煤进口数量分别为1亿吨、5421万吨和5355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褐煤进口数量同比增长36.22%,进口数量已经仅次于其它烟煤。

2012年,我国从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煤炭数量分别为1.18亿吨和5946万吨,分别占进口总量的41.06%和20.61%。另外,蒙古、俄罗斯、越南、南非、朝鲜和美国也是我国煤炭重要的进口来源国。

我国煤炭进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口岸。广东是我国煤炭进口量最大的省份,2012年广东口岸煤炭进口数量达到6642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3%。福建、广西、江苏和浙江等南方省市口岸煤炭进口量也很大,同时也是进口煤炭的主要使用地区。北方煤炭进口主要集中在山东、内蒙古和河北的口岸。

煤炭进口集中度低秩序混乱

目前,我国并未对煤炭进口企业设置门槛,进口企业数量以每年上百家的速度快速增长,2012年已达到834家。其中,进口数量1万吨以上的663家,10万吨以上的359家;进口数量前10名企业的进口总量仅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4%,进口数量占全国进口总量1%以上的企业只有18家。

进口企业数量快速增加,素质良莠不齐,扰乱了进口秩序,也给海关监管带来了困难。以前国外供应商一般只跟国内几家公司谈判进口贸易,去年以来基本上跟每家进口企业都进行谈判。有的企业缺乏经验,容易上当受骗;有的企业不惜加价采购,给自己造成严重损失的同时,也给其它企业谈判增加了难度。另外,部分小企业经营不规范,诚信度不高,逃避检验,给海关监管带来了困难。

澳大利亚、南非的煤炭质量整体不错;蒙古煤炭质优价廉,但贸易环境不好;俄罗斯煤炭质量不错,只是性价比稍低;美国煤炭含硫量偏高;朝鲜煤炭不合格率最高,主要问题是灰分高,生产水平低,出口检验水平低;印尼煤炭的突出问题是水分高,掉卡现象普遍。劣质煤炭,比如发热量低、含硫高、灰分高的煤炭,进口数量有增加的趋势。短重、夹带杂物等现象也很常见。

监管部门和企业对此反应强烈,很多新入市的小企业合同内容不规范,缺乏主要条款,容易产生贸易纠纷,自身利益难以保障。比如,有的合同缺乏检测项目的拒收值,有的合同规定的指标不合理,有的合同没有索赔条款,有的合同付款条款存在问题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