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发电信息化评论正文

电力信息化投资将受益智能电网建设

2013-08-06 10:58来源:工控网关键词:信息化自动化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信息化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之一,构筑智能电网的过程,也是信息化深化建设的过程。随着未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实施、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出现以及产品更新换代需求的推动,2010-2015年我国电网信息化投资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

电力工业是从事电力生产和经营的工业。它是通过消耗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和水、风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获取电能这一优质的二次能源,并且实现将电能供应给广大电力用户的能源转换和加工产业。由于能源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因此,电力工业和煤炭、石油等产业一样,是向国民经济、向社会提供电能这一基础物质和商品的基础产业。

电力行业是应用信息技术较早和较有深度的行业之一,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发电、输电、供电等各环节均有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力企业信息化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实现企业信息化第一步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通过生产一线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直接采集在线生产信息,比如电力企业的电厂控制、变电站控制等,该系统的建设一般在与电厂、变电站建设同时得以同步建设,直接从建设资金中列支经费。

电源建设投资和电网建设投资是我国电力工业资产投资的两个主要方向。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方面对用电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网建设投资连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投资总量将达到约3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投入约2.55万亿元,南方电网投入约4,000亿元。

第一阶段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计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试点;

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第三阶段2016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根据上述规划及国家电网“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在电网智能化领域的投资总额将达到2,861.1亿元,年均投资为572.2亿元。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失误,减少工作人员,提高生产质量和数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步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该系统一般在企业组建运行一段时间、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管理体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开始实施。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机关内部的信息系统,其信息直接由在线生产系统传输和基层单位报送,主要内容应包括机关办公自动化、业务数据处理、共享信息查询、电子邮件、互联网使用等功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化查看更多>自动化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