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项目正文

龙窝湖泵站:安徽芜湖首个采用托管模式的水利工程

2013-08-08 13:06来源:芜湖日报关键词:水利工程泵站水利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室外温度近38摄氏度,三山区龙窝湖泵站机房里更热不可挡,可即便在这样的天气下,工作人员依然一丝不苟地对机组进行维护保养。对于不熟悉水利工作的周边住户来说,泵站大部分时间都静悄悄,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在运行当中。驷马山江河公司三山项目部经理丁付进告诉记者,“水位高了会对防汛带来隐患,水位低了又会影响周边景观,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内龙窝湖的水位在8米到9.5米的区间范围内,这是我们向‘业主’承诺的。”

丁付进口中的“业主”,不是某个小区,而是三山区政府。龙窝湖泵站2011年10月完工,泵站建成后将整个龙窝湖流域防洪标准由原先的20年一遇提高到现在的50年一遇。然而泵站建成之初,泵站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与原有管理人员不足的矛盾开始凸显,三山区于是萌生了为泵站聘请“物业”的想法,具备国家一级运行维护管理单位资质的驷马山江河公司很快被三山区纳入视线。去年4月签约进驻龙窝湖泵站以来,丁付进和一支10个人的团队成为了这里的“管家”,也使这里成为芜湖首个采用托管模式的水利工程

“说白了就是政府花钱买服务。”该公司经理邹金中告诉记者,在外行看来管理一个泵站只需要几个技术工和保洁员,“技术含量”有限,其实恰恰相反,水利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决定了物业方必须是专家。以龙窝湖泵站为例,“物业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机电设备、变电站及各类闸门的维护、保养、运行,水工建筑物观测和数据分析报告,站区内安全与环境管理。而在“物业团队”中,核心工种占了半壁江山,包括泵站运行工、闸门运行工、维护修理工、电焊工、起重工等均需持证作业。邹金中坦言:“这样的一个团队以前都要靠政府来养,不但成本高,而且管理起来劳神费力。”

拥有一支“召之即来,战之能胜”的团队,这是邹金中最骄傲的地方。他回忆说,去年8月台风“海葵”来袭时,内龙窝湖水位在1个小时内骤涨半米多,操作间的大门被狂风撞开,风雨直灌入内,工作人员顶着狂风暴雨坚守机组,新站4台机器马力全开,这才力保防汛安全。去年全年,龙窝湖泵站共开机410台时,排涝2583万立方米。邹金中告诉记者,“管养分离”能够有效改变过去水利工程以钱养人的做法,使水利管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有限的人力得到更大发挥;有效的约束机制也理顺了资金渠道,过去由于任务面广、多头管理,资金难免相互占用,而管养分离能够更好地规范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他信心满满地说:“未来这一块的市场蛋糕很大,我们希望能够进驻芜湖更多的水利工程。”

在沉甸甸的“民生账本”面前,防汛工作很少算经济账,花钱买服务如今已成为沿海城市水利工程积极推行的运管模式。而龙窝湖泵站在请进“物业”之后,其社会效益也开始显现。由于龙窝湖是芜湖市重要的养殖基地,泵站通过合理控制水位,积极配合渔场“人放天养”的养殖模式。与此同时,泵站还面向区内其他的泵站、排灌站职工开展综合技术培训班,为他们“充电”。

近年来,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堤防管理体制,芜湖市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模式,泵站开门请“物业”是一个缩影。如今除了泵站,三山区还率先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业养护公司进行堤防养护和保洁,加强督查力量的同时,城市堤防堤容堤貌有了很大改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利工程查看更多>泵站查看更多>水利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