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救煤市”别急功近利

2013-08-30 09:21来源:经济日报关键词:煤炭市场煤电联营煤化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要改变煤炭产业面临的不利局面,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扭转煤炭产业供需失衡状态,要把“解近忧”和“谋长远”相结合,把稳增长与促升级相贯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煤炭市场有所好转。不过新一期(8月21日至27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546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7元/吨。

在煤炭价格连续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之下,煤炭产业成了一些产煤省区持续出台政策的帮助对象。继山西省出台支持煤炭发展的“双20条”政策后,陕西、内蒙古等地也在积极酝酿,准备出台政策措施,帮助煤炭企业应对市场不利局面。

一种观点认为,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出台政策措施是政府干预和调节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但也有不少人对政府“救市”行为提出质疑和指责。批评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出手“救市”应慎之又慎,有时非但不能帮助企业摆脱困局,更会使煤炭产业失去加快结构调整的良机。

近期在一些地方出台支持煤炭产业措施等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煤炭需求偏移指数有所回升,市场状况呈现好转迹象。但这种短暂的好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面临的根本问题。而且以政策措施为主的“有形之手”,本身又具有无法回避的局限性,因此,煤炭产业显然不能对政策措施寄望过高。

当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市场动力。经过“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炭产业供给能力迅速提升,煤炭产能在最近一两年间开始集中释放。而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煤炭需求开始出现萎缩。行业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的不匹配造成这一“增”一“减”,加之进口煤的冲击,导致国内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明显失衡,煤炭价格一路下挫,企业利润持续下降,全行业进入寒冬期。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煤炭产业仍将面临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全行业库存维持高位,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去产能、去库存的任务繁重。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市场的问题尽可能交给市场来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改变煤炭产业面临的不利局面,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扭转煤炭产业供需失衡状态。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必须充分依靠市场机制,积极主动地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也要求煤炭企业苦练内功、抓好管理、控制成本、促进销售,确保企业在逆境中能生存。

当然,强调用市场的办法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否定政府应该和可以有所作为,而是在动用“有形之手”时,不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当前利益而放弃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时机,应该把“解近忧”和“谋长远”相结合,把稳增长与促升级相贯通。

从这个层面看,相关地方政府不妨把更多精力放在诸如鼓励推进煤电联营,改变煤企和电企长期存在的互相扯皮、“看不惯对方过好日子”的问题上;放在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上;放在清费正税、减轻企业负担上。此外,还应鼓励清洁高效就近利用煤炭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煤化工,促进煤炭深加工利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市场查看更多>煤电联营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