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项目正文

哈尔滨垃圾发电厂改扩建 全市一半垃圾将变废为电

2013-09-06 17:34来源:生活报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固废处理BOT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9月5日,哈尔滨市城管局传来好消息,位于香坊区哈成路261号的双琦生活垃圾发电改建工程已完成,扩建工程也将在明年年底建成投产,改扩建两项工程全部达产后,可以形成日处理生活垃圾1700吨的规模,这意味着哈尔滨将有一半的垃圾“变废为电”,从而彻底摆脱填埋式处理垃圾造成的“垃圾围城”的窘境。

目前只有1/10垃圾

变废为宝

目前,哈尔滨日产生活垃圾大约3300吨,这一数字在近20年来变化不大。哈市市容环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年前,哈尔滨的生活垃圾,除了餐厨垃圾外,以煤灰等较重的垃圾为主,在天然气没有进入家庭之前,冬季取暖和居家生活还以烧煤为主。目前,哈尔滨的城区人口虽然较20年前增长了1/3,但生活垃圾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天然气入户和集中供暖的实施和普及,包装物、塑料袋和卫生纸取代了煤灰等较重的垃圾,虽然体积大了,但重量却很轻。

记者了解到,目前,哈尔滨的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每天进行焚烧的生活垃圾仅有300多吨,占哈市生活垃圾总量的1/10。

垃圾处理方式急需改变

多年以来,因为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焚烧发电处理能力之间的差距,哈市绝大多数垃圾还是采取填埋的处理方式。据一位知情的老环卫工介绍,最初的填埋,就是在城郊找块大洼地,将垃圾倾卸到那里而已,位于信义沟等内河城郊地段就曾是垃圾填埋场。在江北未开发之前,滨洲铁路桥下临近江北一侧也曾是垃圾场,再加上西南垃圾场、王岗垃圾场、东部垃圾场、程家岗垃圾场,哈尔滨城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大型填埋式垃圾处理场,哈尔滨已被垃圾包围。

近些年,因为“吞吐量”有限,哈尔滨东部垃圾场、程家岗垃圾场、西南部生活垃圾处理场等被相继关闭。一方面哈尔滨已形成“垃圾围城”的环境恶态,一方面每天还有大量的生活垃圾需要处理,哈尔滨急需找到处理生活垃圾的新办法。

垃圾发电晒出循环经济样本

早在10年前,哈尔滨就开始了垃圾焚烧发电的尝试。随着哈尔滨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如今的生活垃圾成分非常适合焚烧发电的处理方式,这也为垃圾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迎来了契机。目前,哈市平均日产生活垃圾3300吨左右,这意味着双琦生活垃圾发电改建工程达产后,将“吃掉”哈市城区一半的生活垃圾,并转化为电能。

位于香坊区哈成路261号的双琦生活垃圾发电改扩建项目,包括改建工程和扩建工程两部分。改建工程包括对原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使之处理能力达到500吨;扩建工程是新建一条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的炉排式垃圾焚烧发电系统,项目建成后日处理规模将达到1700吨,项目投资估算6.5亿元,建成后采取BOT模式建设和运营。改建工程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形成了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的能力,正在进行调试运营。扩建工程已于今年4月破土动工,预计明年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双琦生活垃圾发电改扩建项目,将替代关闭的西南部垃圾场解决生活垃圾消纳的问题,从而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固废处理查看更多>BOT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