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报道正文

福耀通辽公司:“汰劣培优”转型升级

2013-11-19 11:00来源:通辽日报关键词:余热发电脱硝工艺静电除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4、3、2、1,爆破!”

2012年7月13日上午10时30分,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两根玻璃生产线的烟囱顺利爆破拆除,伴随着爆破声声和烟囱的倒塌,两条落后的玻璃生产线彻底被淘汰。

“大干快干!争取早日建成投产!”

2013年11月12日,初冬时节,寒意渐起,但坐落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福耀集团汽车用优质浮法玻璃生产项目建设工地上却是人声鼎沸、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这一拆一建,正是福耀通辽公司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

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1982年10月18日投产,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安装、建造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厂家。依托我市丰富的矿砂资源,迅速成为东北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企业之一,率先在国内实现了三大热工设备(熔窑、锡槽、退火窑)计算机联网,成为玻璃行业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然而,随着国内玻璃行业的迅猛发展,福耀通辽公司现有玻璃熔窑熔化吨位小、设备档次低、能耗大的劣势突显而至。受此影响,企业在成本、质量上已不占优势。同时,受国内外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公司产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出口市场,前景都一片暗淡。

“2011年开始,特别是2012年,国内普通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达到400多条,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我们的产品滞销不说,价格也上不去!”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经理姜宝金说。

走传统的发展之路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顺应国家产业调整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才能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壮大。

这一年,福耀通辽公司面临着进与退的考量。

如果说,淘汰落后产能是必做的“减法”,那么如何才能减得顺利?如何在汰劣中培优,发展先进产能,做好“加法”,实现企业转型、产业升级?

福耀通辽公司决定:转方式、调结构,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将资本向先进产能聚集。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拆除原有两条玻璃生产线,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搬迁建设两条汽车用特种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浮法玻璃工艺和余热发电技术,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使用清洁的天然气为燃料。在项目设计之初,吸收了福耀集团其他浮法厂的长处,借鉴国外高端技术,坚持既要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又要满足环保需要的原则,通过设置均化库,对进厂后的硅质原料严格进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硅砂化学成分和水分的均匀性,保证参与配料的硅砂化学成分和水分稳定,从源头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应用在线检测系统和冷端机械手,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在设备的选型、熔窑结构设计、耐火材料选用上兼顾了节能环保的需要,并采用脱硝工艺静电除尘装置,配套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现该项目产品单位能耗远低于行业标准,产品走向也由普通建筑玻璃转为汽车专用玻璃,项目更加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导向要求。

“项目建成后,我们公司整个产品就升级换代了,由过去低档次的普通民用建筑玻璃,转化成了具有广阔市场的优质汽车用的浮法玻璃。不但规避了平板玻璃的恶性市场竞争,也使利润大增。普通建筑玻璃现在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每吨1300元到1400元,而我们生产出优质的汽车用浮法玻璃,售价能在每吨2200元到2600元,甚至2800元,几乎能翻一番。”姜宝金说。

据了解,福耀通辽公司两条高端玻璃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可生产30万吨优质浮法玻璃,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上缴税金0.8亿元。该项目不仅填补了自治区此类产品生产的空白,而且使企业技术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有望发展成为国内浮法玻璃行业标杆式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余热发电查看更多>脱硝工艺查看更多>静电除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