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评论正文

物联网为何发展地这么“龟速”?

2013-12-16 11:49来源:雷锋网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化自动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可穿戴设备超前的概念相比,物联网给人的感觉仿佛要更加贴近生活一些,但现实却是物联网的普及和穿戴式设备一样进展缓慢。那么,作为现代社会智能化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究竟是什么阻碍了物联网的普及呢?

严格意义上来说,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生的产业,从宏观上来说,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互联网在实现了“人联网”之后,紧接着就轮到没有生命的“物联网”了;而从微观上来说,物联网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也可以称之为是工业自动化的升级版。

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物联网发展的滞后并不是因为相关产业发展拖了后腿,而是物联网的概念本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伪”和“虚”。

首先,物联网的很早就出现在我们的周围,比如智能交通、车联网等等,都隶属于物联网的范畴,而我们现在所指的物联网,主要指的是跨界物联。尽管业界称之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但物联网却离草根大众非常遥远,因为真正的物联网太过庞大(参考IBM的智慧地球),不仅行业内没有统一标准,而且也缺乏领导者。

我们知道,互联网之所以能如此成功的实现全球互联,是因为其无论是传输协议、终端架构还是操作系统都很好的解决了标准问题,但在物联网普及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应用、传感器、传输等几方面大量技术的出现而导致方案互不相同,目前的多数物联网企业也多半是孤军奋战,使得行业与行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都相互封闭,最终既无法降低研发成本,也不能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更不能产生规模经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智能化查看更多>自动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