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乌兰察布:做好清洁文章 壮大能源产业(附图)

2013-12-26 09:14来源:乌兰察布日报关键词:消纳风电产业清洁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美丽的辉腾锡勒草原上,一台台白色的风力发电机高高矗立,巨大的风机叶片迎风转动。大规模的风电场与草原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为这旅游胜地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是位于察右中旗的一处风电场,是乌兰察布市全力推进清洁能源建设的一个缩影。

谁抓住了清洁能源建设的先机,谁就抢占了未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为指导,以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为中心任务,围绕“清洁”抓转化与生产,围绕“输出”抓通道建设,围绕“基地”抓能源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坚持煤炭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三路并进,构建升级版的乌兰察布市能源产业,努力打造自治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核心成员。

围绕“清洁”促进煤炭资源转化

乌兰察布市煤炭资源丰富,勘探进展迅速,目前已探明储量42亿吨。主要分布在四子王旗、察右前旗、察右后旗、兴和、卓资等地。其中四子王旗白彦花、察右前旗玫瑰营、兴和白脑包共18个矿点获得了挖矿证并已明确了开发主体。同时,该市借助优越的区位优势条件,在兴和建有北方最大的煤炭转运加工基地——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使与乌兰察布市相邻的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大同以及蒙古国的煤炭都可以在此选配转运,为该市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集散地和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虽然乌兰察布市煤炭储量丰富,外调煤炭条件比较优越。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从目前国内发展形势看,传统的以输煤为主的能源外送方式已不适应发展。

究其原因,近两年,我国多地出现了大范围雾霾天气,国家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加快削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原煤消耗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同时,按照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0亿吨标准煤,而治理大气污染又要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进一步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速度,增加能源输出总量,又要调整能源输出结构,实现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变输煤为输电,进而减少运输环节的能耗和损耗,减少生产和运输中的排放和污染。

“实现由输煤向输电转变,乌兰察布市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市委、政府认为,乌兰察布市处在蒙西电网进入华北电网的末端,是西电东输的桥头堡,距离华北、华中、华东等负荷中心约300-1500公里,是特高压输电的经济合理距离。与周边工业和用电大省河北、山西接壤,为乌兰察布市新建电力工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用电环境。

为此,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积极调整能源输出结构,由煤炭生产与原煤输出为主向煤炭转化输出为主转变,减少原煤输出量,增加电力输出。在原有火电厂6座,总装机容量610万千瓦,保证火电机组稳定运行的同时,新开工建设自备电厂4个,装机190万。

同时,加快电网建设,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和110千伏变电站5座,使乌兰察布拥有500千伏变电站4座、220千伏变电站17座和110千伏变电站35座,在供电范围内实现了旗县至少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的目标,地区电网形成了500千伏为主网架结构、220千伏为骨干网架、110千伏为配电网的格局。

在加快由输煤向输电转变的同时,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要求,乌兰察布市委、政府积极转变思路,着力在煤炭生产上围绕“清洁”做文章,全力推进煤炭高效清洁生产,加快建设清洁煤炭生产基地。一方面,积极推进煤矿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并加大矿区环境保护力度,全力推进煤炭绿色开发。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商品煤质量标准,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输出原煤洗选率大幅提高,一大批煤炭洗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

到处耸立的风机已成为乌兰察布一道亮丽的风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消纳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