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上海莘庄工业区华电分布式能源站有望于明年投产

2013-12-31 09:57来源:东方网关键词:分布式能源华电冷热电联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劳动报》报道,已经18岁的莘庄工业区正在安装一颗绿色的“能源心脏”,明年将在全市老工业区中率先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届时,一批易致霾的燃煤小锅炉将被淘汰,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了669公顷树林……这颗由华电集团制造的“心脏”,还将带动更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上煤炭消费被指为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上海加速淘汰小锅炉、以清洁能源替代的步伐不断加快。

老工业区的能源账

作为上海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典型探索,莘庄工业区燃气热电冷三联供改造工程一期拟建设2×6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有望于明年正式投产。“届时,工业区就安上了一颗绿色的"能源心脏"。”上海华电闵行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亚鸿说。

比起传统的燃煤,以热电冷三联供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更清洁,能源使用效率也更高。“项目上马后,优化了能源结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优化了区域环境。”闵行区经委节能科科长曹春懿总结。

莘庄工业区高级工程师丁一汶,给记者算了第一笔能源账:目前,工业区集中用能企业使用的锅炉,平均每小时可供气30多吨,多的时候可达七八十吨,一年耗煤15万吨。将来若使用燃气热电冷三联供改造项目,预计可年节约标煤9.8万吨。潘亚鸿补充,光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约24.42万吨,相当于种植669公顷树林才能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

那么,什么是热电冷三联供,它又为何具有如此高效的节能减排效果?潘亚鸿给出了第二笔能源账。

据悉,目前国内主流的能源供应模式为大火电、大水电、大核电。它们通常离市中心很远,要通过长距离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至客户端。比如,沪上某大火电项目已达世界最先进水平,全厂热效率为46%,但真正输送到居民家中时,能源的利用效率只剩下了不到40%。相比而言,分布式供能虽然规模不大,效率却是最高的。以莘庄这颗“能源心脏”为例,其一期热效率预计可达78%。到二期完工时,热效率有望达到89%。

三联供项目靠近用户,以清洁环保的天然气为一次能源。同时,利用热水加热器回收的烟气余热,还可供应周边办公楼、宾馆、学校、医院、餐饮的生活热水,实现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也就是说,当园区具备了热电冷三联供的能力,入驻企业就不必自行安装锅炉,甚至无需再自行安装空调。

倒逼产业升级

清洁能源不是点缀,反而能起到倒逼产业升级的效果。这在莘庄工业区的三次能源升级中可见一斑。

“1995年工业区就成立了。作为市级工业园区,它的面积不大,却是离市中心最近的。因此,当初的规划定位就是不考虑污染企业。”丁一汶说,正是园区“小而精贵”的特点,迫使其更加注重环保。1997年,园区就开始规划集中供热,自己建造了两个烧煤的供热站。这在当时的上海开创了先河。

后来,集中供热与实际需求之间发生了矛盾。原来,园区曾规划将需要用蒸汽的企业集中在中春路周围。可有的落户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没有选择这一区域。有的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对热能的需求也大幅减少。园区就在南面又建造了一个供热站。

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求,莘庄工业区还预留了2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建设低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产业方向更加优化,对园区配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丁一汶说,考虑到这一点,园区启动了第三次能源升级——引入华电的热电冷三联供项目。另一方面,随着能源配套的升级完善,对落户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带动了产业进一步升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华电查看更多>冷热电联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