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2013雾霾篇:燃煤成元凶 火电企业将增20%环保成本

2014-01-03 09:10来源:证券日报关键词:雾霾脱硝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29.9天,创下52年来最高纪录。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次能源消耗中非化石能源占比仅有8%,而排放PM2.5最多的煤炭占70%左右;全国发电量的近80%由煤电提供,全球超过一半的煤炭在我国燃烧。而这才是环境污染,“雾霾”不散的首要元凶。

2012年以来煤炭价格大跌让

火电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海通证券分析称,2013年前9个月,火电28家上市公司归属净利润增速平均为102%,扣非后为111%。一季度至三季度扣非后业绩增速分别为148%、98%、105%。

但这种好日子已经行将结束,在治霾战的巨大环保压力下,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称,火电脱硫脱硝等环保措施将增加20%以上的发电成本,大幅吞噬火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成为很多中小火电“不可承受之重”。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近70%的能源消费都来自于煤炭,接近80%的全社会用电都是来自于火电。

一份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煤炭燃烧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是整个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最大根源,燃煤对雾霾的贡献,占一次PM2.5颗粒物排放的25%,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贡献分别达到了82%和47%。

尽管国家的大气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但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电装机国,中国依然规划了雄心勃勃的煤电扩张计划。

据统计,中国2011年之后在建和规划中的煤电厂数目达570座,装机规模超650GW,这意味着在2011年的基础上,还将增加86%的装机容量。全球范围而言,中国规划的煤电项目占全世界计划新建规模的40%以上。

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从钢铁、水泥等多个产能过剩行业近年来“淘汰落后产能”的实际结果来看,往往陷入“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一方面,行业内产能比较小、技术、环保等各方面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被迫关停并转;另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的大项目依然在不断上马,其中甚至不乏未经环保测评的项目;结果就是淘汰掉的产能远不如新增项目的产能多,越淘汰越多,污染越来越严重。

近日召开的“2013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介绍,2013年,全国新增火电脱硝装机容量是“十二五”前两年总量的1.3倍。

据中电联测算,火电企业新建机组的平均脱硝成本约为1.2分/千瓦时,现役机组约为1.5分/千瓦时,而一些特殊设计的机组,可能高于2分/千瓦时。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曾撰指出,单就脱硝一项,初步估算,现役7.07亿千瓦火电机组中的改造费用共约2000亿元到2500亿元;考虑“十二五”新增火电机组2.5亿千瓦,环保设施因标准提高增加年运行费用约900亿元到1100亿元。

对此,任浩宁分析称,火电企业安装使用脱硫脱销设备设施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根本措施,但国家对火电企业脱硫脱销的环保补贴远远不能覆盖设备购置和使用的成本。

任浩宁表示,之前虽然大型火电企业已经安装了脱硫脱销设备,但完全运转使用这些设备会大大增加发电企业成本,因此某些企业只是在应付环保检查时才开动。随着环保减产的常态化和突击检查,大型火电企业已经能够按规定使用脱硫脱销设备。

对于中小火电企业来讲,环保成本成为火电企业“不可承受之重”。据中投顾问测算,火电厂购置并使用脱硫脱销设备将增加其30%的发电成本,除去所有环保方面的国家补贴大约占发电成本的8%,仍将增加20%以上的发电成本。因此,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中小火电企业暗地里违规排污现象仍屡禁不止。

随着各地环保检查和处罚力度的空前加大,任浩宁在我国中部地区的火电企业调研发现,中小火电企业不堪购置、使用脱硫脱销设备等环保成本的大幅提高,有些企业主已经开始关停转让自己的火电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