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软件控制软件评论正文

PLC和PAC的较量 谁会是最后的王者?

2014-02-11 13:36来源:OFweek 工控网关键词:PLC控制系统自动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行业领导者如何制定商业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提升工厂和设备利用率,产量,产品质量,可用性,安全性,以及带来绩效,极大地影响自动化的资本投资。自动化供应商,特别是PLC和基于PLC的PAC供应商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形势看好,这些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领域,帮助企业面对提高生产力,降低产品成本,降低工厂运营费用以及提高投资回报率。

PAC产生的背景

目前很多现代化的工业应用需要更多的功能要求,如网络连接、设备互用、企业数据集成等,这些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基于离散-逻辑控制的PLC所能提供的功能。想要基于PLC的系统实现这些功能,必须用单独的处理器、网关或转换器、运行于独立PC的软件中间件以及企业系统级的专用软件进行综合系统集成。

然而,随着工业用机器和工厂系统的复杂性的增加,PLC已经很难而且也不可能成为完成所有自动化任务。现在的自动化系统已经超越了PLC的功能范围,使得工业机器领域的工程师必须在自动化系统中集成更多更先进的I/O、处理和控制策略。

新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硬件系统就是这样一个非凡的PLC系统扩展方案,能够很容易整合到PLC系统中,给工业机器增加更多的先进功能,并提高机器的效率。

不过PLC历史已久,在1969年就已问世,当时PC技术尚未成形,制造现场的整合概念也不多,因此自动化系统多为单独运作(StandAlone),1980年PC技术开始起飞,PCBased在20世纪末期开始跨入自动化领域,由于PC已是企业作业的标准平台,利用PC的高相容性来将作业现场与企业e化系统整合,已成制造业系统建置重点之一。

PCBased在自动化应用初期被PLC阵营高度质疑,至今市场上仍有相关疑虑,主要问题有三点:

1.稳定性─PC作业系统向来给人稳定性不足的印象,不能做为控制之用。

2.可靠性-PC使用非工业强化元件,容易发生当机的情形。

3.程式设计环境不熟悉-工厂操作员必须有能力掌控系统,以便进行维护或故障排除。使用阶梯逻辑时,他们可以手动强迫1个线圈到达需要的状态,并迅速修补受影响的程式码,以便迅速控制系统,但是PC系统要求操作员学习更新、更高阶的工具。

不过在整合层面的考量下,也有工程师将PLC配合PC使用,以进行资料记录、连接至条码扫瞄器、将资料加入资料库,以及将资料公布至网站之故。这种架构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系统往往难以组装、故障排除及维护。系统工程师往往必须处理整合不同厂商间的软硬体,然而这些设备在设计时并未考量到整合面,因此在系统整合时会遇到相当大的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