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报道正文

破解垃圾围城之困 武汉兴建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2014-04-17 09:56来源:荆楚新闻网 作者:柯善北 邹斌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处理垃圾填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湖北省武汉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目前,该市的经济发展劲头正猛,优美的城市环境正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然而,垃圾围城曾一度是武汉的心头之痛。数据显示,目前,武汉日产生活垃圾7000吨,每年的垃圾产生量正在以平均4%的速度增长。如果不对其加以处理,不出50年,整个武汉城区将堆成两米高的垃圾山。

近年来,承担垃圾处理工作的武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按照《武汉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6 2020)》要求,加大投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仅“十一五”期间就投资30多亿元,扎实推进垃圾处理各项工作,加强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的监督和控制,全面完成“五焚烧、两填埋、一综合”项目。目前,该市已经建成“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为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截至2013年6月底,“五焚烧、两填埋”项目累计处理生活垃圾874万吨,发电12.17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3.4万吨,碳减排85万吨。

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国内领先

65岁的宋婆婆是武汉市的老环卫工人。谈起武汉市卫生状况的变化,她感慨颇多:“我们那时候,每天早上4点半就要起床干活儿,一直干到上午10点多,完全靠人力操作,又累效果又不好。看到现在有那么先进的设备,还建立了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真是羡慕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武汉市就开始配备垃圾密封运输车。目前,全市共有生活垃圾机动收集车675辆,压缩式垃圾密闭运输车312辆,道路机扫保洁、洒水、清污等作业车1246辆。环卫作业机械设备保有量达到了2233辆,比35年前的296辆增加了6.5倍多。垃圾一次收集运输机械化作业率、密闭化收运率、压缩运输率、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已从近乎零分别提高到2008年的50%、100%、95%以上、60%以上,2013年更是分别达到80%、100%、100%、80%以上。

随着一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建成投产,武汉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已经由2008年的2000吨/日提升至2013年的7000吨/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08年的35%提升至2013年的95%以上。通过近5年的努力,武汉市已基本形成“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武汉市5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达6.5亿余千瓦时,相当于解放初期全市用电量的6倍。垃圾焚烧减少了填埋量,每年可节省土地600亩。预计到2015年,武汉市单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超过万吨,可实现"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以上"的既定目标。”武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干小明说。

科学决策建设垃圾处理系统

作为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武汉市同样面临着城市高速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生活垃圾的迅速增多与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就是其中之一。

继在2009年召开的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154位代表联名起草的《关于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基础设施建设案》正式提交之后,政府迅速作出了回应并提出工作目标:通过3 5年的努力,改变城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落后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偏低的现状,以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建设5 6座全国一流的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按照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超过万吨的要求,武汉市近年相继建成汉口北、新沟、锅顶山、长山口、星火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陈家冲、长山口两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今年8月底,武汉市将建成一座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华新水泥窑生活垃圾预处理厂,满足城市的要求。

按照总体布局,陈家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日处理量为2000吨,主要消纳江岸区、江汉区全部区域和硚口区、新洲区部分区域的生活垃圾。

2009年10月投入运行的长山口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发电总装机容量24兆瓦,总投资4亿元,服务区域为洪山区、东湖新区、江夏区等,日发电量40多万度。

2010年12月建成并分两期投入试运行的汉口北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主要服务于江岸、江汉、硚口、黄陂等城区,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发电总装机容量50兆瓦,总投资5.3亿元。

2012年11月底点火投产的新沟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主要服务于东西湖、硚口、蔡甸等城区,采用炉排炉工艺,发电总装机容量24兆瓦,总投资5亿元。

2012年12月点火试运行的锅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主要服务于汉阳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硚口区、蔡甸区等,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发电总装机容量36兆瓦,总投资5.5亿元。

2013年7月投产试运行的青山星火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主要服务于青山区、武汉化工区、东湖生态风景旅游区等,采用炉排炉工艺,发电总装机容量24兆瓦,总投资约5亿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相继建成,消化了武汉主城区的生活垃圾。同时,陈家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申报国家一类标准卫生填埋场。2013年5月,市城管委临时接管该场后,立即启动了应急填埋库区建设,面积约5万平方米,增加库容约100万立方米,同时,还启动了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为垃圾处理提供最终应急保障。

武汉市关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构想是科学的,工程是浩大的,因而也是异常艰辛的。

市城管委建设处处长李宏清谈起建设情况,风趣地说:“我这一头白发都是被垃圾处理场搞的。”对市城管委副主任米新桥来说,垃圾处理场建设中发生的一个个故事至今还萦绕在心头。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前期手续繁琐、地质条件复杂、拆迁难度大以及供电供水条件困难等各类问题,他无数次与相关单位协调,与村民协商,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和耐心的说服工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矛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填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