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巴基斯坦三峡电站”:“中巴经济走廊”上的璀璨明珠

2014-04-25 10:25来源:葛洲坝集团关键词:水力发电水电项目N-J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浩淼的尼鲁姆河旁,一座装机96.3万千瓦、号称“巴基斯坦三峡工程”的大型水电站——巴基斯坦尼鲁姆˙杰卢姆水电站(以下简称N-J)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这座已历时6年,即将竣工的水电项目,见证的是中巴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凝聚着葛洲坝集团300多名建设者的心血,是一颗镶嵌在“中巴经济走廊上”的璀璨明珠。

攻坚克难 树立良好形象

N-J水电站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

开工之初,巴基斯坦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困难,成为建设者们难于逾越的屏障。尤其是中国公司与工程监理方——美国哈扎监理咨询公司管理理念的大相径庭,更加剧了工程建设的难度。

这些困难还不是全部。“N-J水电站建设真正的挑战,主要还是来自工程技术方面,技术问题关系到工程的成败,如果得不到圆满解决,将直接导致无法履约和巨额亏损。”三公司总经理冯兴龙介绍说。

N-J水电站工程地处地质活动频繁的喜马拉雅大山断裂带、2005年南亚地震重灾区的克什米尔地区,其引水隧洞需穿越2000米的高山和湍急的杰卢姆河,地下洞室总长近70公里,位居亚洲第二;高达353.2米的调压竖井,在世界水电工程中也是首屈一指。

N-J项目开工后一度濒临绝境。2009年初,工程进度比合同要求已滞后了304天。

转机出现在2009年5月。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聂凯(时任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在与巴基斯坦政府高层会谈时提议引进TBM。该设备的使用,成为N-J水电站工程履约的关键转折点。

2012年2月21日,经过数年的前期工作,来自德国的两台价值9300万美元的先进硬岩掘进设备——TBM成功运抵巴基斯坦。

“TBM的成功引进和实施,有效地推进了工程施工步伐。”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三公司董事长邓银启介绍说,“同时,以TBM使用为突破口,项目部成功打开了业主和工程师苦苦防守了两年的合同防线,整个工程的合同边界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发展还起到了催化作用,有利于葛洲坝集团在当地的滚动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力发电查看更多>水电项目查看更多>N-J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