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环保产业发展需要实体经济支撑

2014-04-30 09:24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王俊关键词:环保产业节能减排环保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当前,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迫切。一些民营中小企业顺应潮流,在产品和工程开发上首先做出了市场取向,纷纷打出了环保的旗号。一度环保股是市场上的热点和炒作的概念。

当前我国大气治理中突出问题是以煤炭等石化燃料为主的污染治理问题。应该说,这个市场是大有作为的,尤其是在2012年以来,我国节能减排力度空前加大的情况下。

然而这些以环保工程为己任的创业板中小企业业绩增长却堪忧。从公司财务数据上看,天立环保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营业收入下降了32.89%,净利润下降了87.58%,而现金流竟然为-0.97元。这意味着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工炉窑提供节能减排相关业务大幅萎缩了。同样,以大气污染防治、火力发电、污染修复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相关业务为主的永清环保业绩也不是那么乐观。其主营业务增长为9.45%,净利润增长仅为0.45%,而现金流为-0.14元。固废处理概念的维而利、东江环保主营业务增长分别下降了21.5%、0.46%,净利润分别下降了57.53%、19.66%,而现金流分别为-0.32、0.66元。虽然中电环保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是每股现金流也只是0.08元,说明企业资金流情况也并不乐观。

可以说,当初上市融资的高溢价发行透支了企业的发展。这些创业板的股价往往都是五六十元的高市盈率发行的,如天立环保、维尔利等都是从上市第一天的最高价七十几元一路下跌至今。在当初IPO发行价并不是由市场定价的情况下,高溢价发行里面隐藏了道德风险,正如有些企业上市三年后会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财务困境一样。我们都知道在这几年房地产如火如荼的情况下制造业趋冷,各种股权投资和钱生钱的游戏让企业削弱对实体经济的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环保企业在主营业务和净利润上的业绩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对产能过剩以及高污染行业的整顿,也使得中小环保企业的业务空间在收窄。同时,一些实体经济表现不佳,也妨碍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在利润不佳、生存第一的情况下,经济利益排在了第一位,而社会责任和社会利益排在了第二位。这样,环保企业在实际业务拓展中可能会难免遭遇到一些困难,在公司主营业务和净利润上也就难有好的表现。

创业板一些环保企业的业绩出现下滑,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是环保产业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环保产业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要避免产业空心化,防止房地产泡沫进一步发展,让一些企业真正回归制造业,踏踏实实做实体经济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管理学博士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