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摆脱“垃圾围城”困局 杭州怎样做好“加减法”

2014-05-22 10:08来源:今日早报作者:高逸平 章高航 纪驭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垃圾围城”如何解

60%的垃圾仍拿来填埋,一部分还 在混合运输,城郊接合部清洁直运难以推进

杭州推行垃圾分类四年来,垃圾量 有增无减,分类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

国内知名环保学者呼吁:加快垃圾分 类“精细化”,实现垃圾“减量化”

垃圾分类后都去哪儿了?

世上本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在丹麦、瑞典等国家,分类回收垃圾占垃圾总量的80%至90%。可在杭州,60%的垃圾却拿来填埋。

在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由于垃圾分类做得好,一些垃圾处理厂已无垃圾可烧。可杭州,就在不久前,垃圾日产量已达1万吨。

垃圾分类,是摆脱垃圾围城窘境的根本之道。其他任何处理方式,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离开了分类都是空谈。

4年前,杭州又一次大规模推动垃圾分类。

4年后,垃圾分类覆盖了98%的生活小区,一年93万吨垃圾进入可回收渠道。分类垃圾的含水量减少了20%,焚烧热值提高1倍,环境污染在减少。

可是,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分类还只是简单粗分,而实现垃圾减量必须细分;一部分垃圾,还在以传统的混合方式运输和处理。

杭州垃圾分类的现状究竟如何?怎样通过垃圾分类和减量,来摆脱垃圾围城的困境?连日来,本报记者采访了杭州市环境集团、杭州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等垃圾分类处理主管部门,寻求解决之道。

现状

垃圾分类后都去哪儿了

2010年3月,杭州又一次尝试垃圾分类。没错,是又一次。

10年前,杭州曾作为全国8大试点城市之一,试图进行垃圾分类。最终,却以难以为继收场。

10年后的2010年,垃圾中转站选址受阻,迫使杭州的垃圾分类再次出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