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水污染治理须完善“分工与分享”

2014-06-04 16:01来源:华商晨报作者:然玉关键词:水污染治理治污企业骆建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谈及水污染治理骆建华所举一例引发广泛共鸣。那位市长称,“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其隐含意味,显然揭示了在“水处理”方面,官方的消极态度与投入不足。事实上,水污染防治的筹资之困,一直困扰着职能部门。鉴于此类投资花费巨大、回报周期太长,加之不那么“耀眼”,故而公共财政为之埋单时,总是一副不情不愿的架势。可以说,参与主体的动力不足,加之资金捉襟见肘,恰是连年治污疲软的根源之一。

为让水污染治理更可持续,相关部门被迫开启了不同尝试。在一系列新思路中,引入第三方机构治污,被普遍认为是一条可行路径。吸纳环保企业加入治污事业,旨在将之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转化为现实的治污生产力。除了“直接花钱买服务”之外,由官方出面“搭建更多元的激励机制”,也被视为举全社会之力共同治污的有效手段。“在治理过程中,第三方不收取治污费用,而是在治理完成后,从治污成果中受益”。这种全新的游戏规则,既切实缓解了财政压力,同时也能给治污企业带来足够刺激。

高效的水污染治理模式,要求职能部门与环保企业,能具备高度的协调一致性。在“追求美好环境”的共同价值追求下,让环保企业能充分分享治污的收益,显然更为现实。事实上,今后的水污染防治,必然会变得愈加开放包容。一方面是分工更精细,产学研三方边界更明确,同时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则是资源配置更优化,“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理应成为常态。

原标题:水污染治理须完善“分工与分享”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治理查看更多>治污企业查看更多>骆建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