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中国环保:求变一年间

2014-06-05 13:59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环保法大气十条环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去年“6˙5”世界环境日至今,一年间,环保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从“两高”司法解释,到中组部不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转变,到向雾霾等污染宣战,这一年,变化的不仅仅是政府的环境政策,更是党和国家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决心、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各地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强有力措施,祭出十八般武器,着手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如果空气污染治理目标到2017年实现不了,“提头来见”。

这些话掷地有声,是中央和地方对亿万人民的庄严承诺。

有决心,就有行动。去年底,河北省要求到2017年完成削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受到压减过剩产能的影响,河北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4.2%,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尽管如此,河北省仍表示,压减过剩产能的力度不会减小。

这一年,也是环保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环保武库”里新增了许多杀伤力颇强的武器。

大气十条”出台,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调整,“两高”司法解释出台,《环保法》修订,多种手段并用,形成组合拳。

在“大气十条”的引导下,目前在全国已经有25个省(区、市)为落实“大气十条”制定了本地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从上到下治理大气污染的合力。

历时数年的《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也在这一年间顺利完成。历经四次审议,两次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从立法宗旨到具体条文,这部新法有很多创新之处,威力大增,体现出民意。

这一年还是环境信息公开的变化之年。

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公开环评报告全文、公开企业自行监测数据……一项项环境公开政策让公众不仅看得见,而且看得清楚,更心中有数。

从拒绝到公开全文,从遮遮掩掩到强制公开,态度的转变体现出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环境污染问题不再像以往一样被视为“家丑”不得外扬,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透明、公开。

这一年,是求变的一年,是创新的一年。这种种改变如同溪流汇入江河,以不可挡之势改变环保面貌。

原标题:求变一年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法查看更多>大气十条查看更多>环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