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监控存储要满足新时期需求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图像信息量巨大,要求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硬盘录像机录像占用存储容量与图像质量、摄像机的路数、需要保存录像时间、录像机图像压缩比(这又与压缩采用的格式和图像变化情况有关)等因素有关。目前现有系统的存储方式还是以DVR为主,国内DVR多数采用的是简化的H.264或MPEG4压缩技术,在同等的图像质量,H.264的数据压缩比能比DVD系统中使用的MPEG-2高2~3倍,比老的MPEG-4高1.5~2倍。图像质量是CIF水平时,采用H.264技术,硬盘消耗率大约为100M/路?小时,16路硬盘录像机1TB的硬盘大约能连续录像26天。
以目前高清最基本的720P效果为例,正常录像需要的硬盘容量大约为4G~8G/路?小时,出于经济性考虑,降低每小时视频录像可压缩到3GB左右容量。以此为例,按一个月保存时间计算,8路监控大约17T(17000G)容量左右。那么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需要几百、上千路这样的高清监控,如此庞大的视频文件,有如潮水般的冲击着存储系统,对存储设备的容量,读写性能、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字化视频监控涉及到巨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使用。因此,一个高效能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高效能的数据存储系统,这关系着数据管理的效率、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利用的效率。在电信级别的数字化监控系统中,对于数据存储系统的要求,一般说来要满足六个方面的要求:
数字监控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大量集中的数据存储和分散化的前端应用。因此,存储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数据传输能力,否则将会影响数据存储和利用的效率;
海量数据存储需求和快速的增长变化的特点,要求存储系统在必须能够满足电信级别数据监控的海量存储要求外,同时又必须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应对数据量飞速增长对于存储空间扩大的需求;
由于监控系统一般要求实时的录像输入,所以这种实时录像输入对盘阵的数据写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否则在写速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数据大量集中在缓存中,最终将会导致缓存数据溢出以致主机死机;
监控录像需要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对数据进行删除,在数据删除后,会有一定时间的间隔数据不能立即写入,这时候数据都是保存在缓存里,较大的缓存可以保证更多的数据滞留在缓存中,等待向硬盘空间的重新写入;
随时可能出现的监控录像调用和检索的要求,有时甚至是多个用户的同时调用要求;
电信级庞大的存储需求决定了对存储良好管理性的要求。简单有序的管理性可以帮助用户降低运营维护的成本,同时也是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对于电信级别系统而言,良好的稳定性是必需的,如果缺乏稳定性,则会给众多用户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带来巨大的损失。
作为图像数据和报警事件记录的载体,存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存储已不仅是一个设备而已,而是已经升华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平台的地步。大容量的存储系统并不是存储设备的简单堆积,更需要解决存储机制的完备性、存储标准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使用性等问题,还有大容量存储系统的可管理性要求。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明阳智能公布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披露,明阳智能2024年总营收271.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研发费用5625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07%;毛利率为8.10%,净利率为1.37%;新增风机订单27.11GW,风机对外销售规模10.82GW,同比增长11.66%。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
4月10日,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信息类软硬件设备第一批框架招标。按公司2025年集团物资集中采购工作计划,公司总部、南网数研院、南网科研院、南网数字集团、南网产投集团、南网供应链集团、南网共享公司、鼎和保险、南网财务公司,广东、云南、广西、贵州、海南电网公司,超高压公司、南网储能以及深圳
算电协同有望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点——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观察在宏观经济长期向好,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技术能级不断跃迁下,“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得到广泛认同。算力、电力协同有望成为电力消费的新增长点。3月26日,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举
本项目为泰和县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数字环卫智慧管理平台(一标段设备采购),建设单位为泰和县两山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为贵州城投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筹及上级补助资金,并已落实。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欢迎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参加投标,具体公告如下:一、项目概况:1、项
8月29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大数据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电力大数据协同创新论坛”在贵阳召开。论坛以“激活数据新动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推进算力、算法、数据及应用资源的集约化与服务化创新,助力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和产业转型。紫
7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电力消费、供应同比双增,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截至2024年6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到55.7%,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展望全年电力供需形势,中电联预计,2024年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约6.5
7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电力消费、供应同比双增,供需总体平衡。截至2024年6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55.7%,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展望全年电力供需形势,中电联预计,2024年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约6.5%,最
7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信息类软硬件设备第一批框架招标项目招标公告,预计需求金额共15.55亿元。本次框架招标范围包括2路服务器(配置1,南网云计算节点)、2路服务器(配置2,南网云存储节点)、2路服务器(配置3,南网云管理计算节点)、2路服务器(配置4,南网云管理存储节点)、2路服务器(
#tabs1.swiper-container{height:500px;overflow:hidden;}#tabs2.swiper-container{height:450px;overflow:hidden;}#tabs3.swiper-slide{float:left!important;}.lmNav{width:100%;height:100px;box-shadow:05px15px0rgba(10,76,181,0.20);text-align:center;border-bottom:1pxsolid#D6DFEA;}.lmNavu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2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办公厅(办公室、秘书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适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新形势,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数字化应用场景安全、安全基础能力提升为主线,面向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人力
2023年6月19日,由国网信通股份中电启明星自主研发的StarVCenter云平台,凭借先进的性能和出色的表现,入选2023第一期鲲鹏精选解决方案,并被列为领先解决方案之一。这不仅是国网信通股份中电启明星在信创赛道技术能力的综合展示,也是对其在数字化转型应用实践中取得成绩的高度认可。当前,市面主流云
电力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面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双重挑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这一转型对电力系统的结构、技术与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亟须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加速电力
9月25日,“数智蝶变标杆领航——第一届地面光伏电站数智升级研讨会”成功举行。阳光智维首次提出地面光伏电站1代数智化解决方案,创新打造iSolarHealth数智“全科医生”,全方位快速精准感知电站状态。联合北京鉴衡发布《地面电站数智运维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实证版)》,推动数智化运维行业标准的建
2023年12月13-14日,由绿色计算产业联盟(GCC)、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联合主办,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协办的“2023计算产业生态大会(CIEC2023)”在北京圆满举办。2023计算产业生态大会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科技司领导出席了主论坛。绿色计算产业联盟(GCC)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梅
在数字技术与低碳发展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为构建完整、开放,从设备层到应用层整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更广泛的设备和生态系统集成,ABBi-bus多功能IP网关应运而生。产品兼具远程运维及智能场景打造,展现基于云端的权限管理机制,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智能生活体验,通过数字化引擎,实现智达千里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能源电力行业承担着主力军作用。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总体上看,新型电力系统不再是一个单一封闭系统,而是开放、互联的网络,面临更多安全风险。而电力基础设施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亟需针对新情况、新问题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能源电力行业承担着主力军作用。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总体上看,新型电力系统不再是一个单一封闭系统,而是开放、互联的网络,面临更多安全风险。而电力基础设施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亟需针对新情况、新问题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能源电力行业承担着主力军作用。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总体上看,新型电力系统不再是一个单一封闭系统,而是开放、互联的网络,面临更多安全风险。而电力基础设施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亟需针对新情况、新问题
“发现一起IP异常行为,请及时处置。”7月13日14时26分,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网络流量分析平台发出告警提示,网络安全值班员陈石立即阻断了这起攻击,并判断出该攻击类型疑似勒索病毒。定位攻击涉及的机器及影响范围后,他迅速通知相关负责人赴现场排查,隔离疑似感染病毒的机器并开展杀毒。随着江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大东湖深隧智慧管控平台,对预处理站、竖井及深隧进行实时监测及运行管控,实现项目生产工艺控制、设备维护管理、运行风险预警、应急辅助决策的科学、高效、自动化管理。平台建成投用后的近半年时间里,项目运行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对大东湖深隧智慧
电力作为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减排效果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而面对新型电力系统新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深度融合,现有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将如何应对?下文给出相关思考。一、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主要面临的风险挑战1.“新电气化”公共设施平台网络安全风险新型电力系统下
近日,2021中关村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主题,现场发布了北京市第三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共30个,首创大气3个智慧化项目成功入选!
5月6日,国网新疆电力联合国网信通公司、国网经研院、中国电科院、武汉光迅公司等单位,在750千伏巴州—罗布泊段光缆线路上成功完成国内电力领域首个单波400G波分系统超长距无中继传输链路搭建,实现了355公里传输距离的稳定运行,标志着电力通信网络向超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长距离融合方向演进迈出重
2025年4月28日,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获悉,CIGRE已正式批准成立电力光通信工作组(WGD2.65OpticalTransportCommunicationNetworksforElectricPowerUtilities),这意味着在电力领域将依托光通信工作组,开展一系列产学研用等工作,为加速数智电网建设添砖加瓦。同时,CIGRE针对低压台区配电领域成立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近日,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在杭州召开,华为政企光领域副总裁刘利春发表了“以光促算,AI时代基于fgOTN的电力通信网”主题演讲。他表示,随着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及大模型的普及部署,电网需构建主配一体的通信目标网,为海量数据和大模型间提供确定性入算联接,提升电网调控水平,实现以
2025年4月24日,在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期间,华为政企光领域总裁杨曦发表了“无光不AI,全光网加速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主题演讲。他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能源流、业务流、信息流、碳排流合一,对电力调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需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电力生产和作业效率。电网公司发布并
4月14日,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的通信技术监督智能体成功应用于±800千伏庆阳换流站和750千伏金塔变电站,实现通信技术监督报告的智能生成。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的通信技术监督智能体的成果应用。据了解,通信技术监督智能体基于通信技术监督工作
4月11日,广东管道洪湾电厂二期供气项目顺利完成置换、升压、稳压、设备调试等试生产流程,标志着广东管道正式具备向下游洪湾电力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下称洪湾电力二期)供气条件。洪湾电厂二期供气项目是广东管道为保障洪湾电力二期机组用气需求而建设的配套天然气输送工程。项目在原洪湾末站基
4月1日,随着西北骨干电力通信网第二子平面改造工程最后一台传输设备入网,西北电网通信传输设备实现100%国产化替代,区域通信网络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西北电网骨干通信网的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于2022年启动西北电网骨干通信网老旧设备改造工程,统筹组织西北地区5家省级
3月2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00G光传输网络(OTN)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这一重大通信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实施阶段。100GOTN项目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牵头规划建设,是该公司通信专业近10年来首次建设的超大型省际大容量骨干通信网络项目,也是该公司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及数字化智能化特
1引言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政府、金融、电力等领域对高品质传输专线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光传送网(OTN)持续向城域边缘下沉和行业末端节点规模部署。鉴于传统OTN技术带宽管道颗粒度偏大(最小带宽容器粒度为1.25Gb/s量级的ODU0),在承载GE以下速率业务时存在带宽利用率低、调度灵活性差等问题
2月25日,上海金山区供电公司完成了首批100套用电信息采集终端5G轻量化技术的部署应用。截至3月11日,两周的试运行数据表明,这些终端的采集成功率达100%,实时成功率从使用这一技术前的95%提升至100%,采集业务质效显著提升。传统配网电力通信以4G技术实现数据交互,但局限性凸显,难以满足设备快速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