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昆明“绿能量”:新能源产业焕生机

2014-07-04 09:07来源:昆明日报作者:李双双关键词:新能源风电项目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5月,APEC能源工作组会议在昆明举行,21个经济体成员的专家就低碳城镇、低碳发展等专业领域做技术交流,并对昆明在低碳清洁能源项目上作出的努力表示肯定与赞赏。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昆明也提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培育天然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目前,昆明已聚集一批从事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风能开发、水电开发、节能技术服务、垃圾发电等具备一定研发、生产、服务能力的新能源企业。来自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近3—5年,昆明光伏发电、水电、风电装机容量以每年新增15—20万千瓦的速度稳步增长。在昆明新能源产业中,除了电力生产环节,设备制造、组建等方面也蕴含着足够的“绿能量”。

相关统计表明,目前昆明新能源产业的主要项目为光伏发电站、风力电站、水电站以及垃圾焚烧发电站,单纯的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对饱和状态。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在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方面“做文章”,对于昆明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而言非常急迫。

新能源产业发展亟待转型

“去年10月,国家调整了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从以前的"备案制"调整为"核准制",国家每年会给每个省份一定的光伏指标,再由各个省划分下去。这意味着未来"上马"光伏发电、风电项目必须受制于省里分配的额度。”市发改委能源处副处长何洁介绍。

国家新能源补贴在控制总量规模之后,光伏发电以及风电项目的“盘子”在缩小。

“昆明的光伏发电标杆电价为0.95元/千瓦时,每发一度电,并入电网后,南方电网公司首先要支付其0.36元/千瓦时的入网价,剩下的则由国家补贴。而这个标杆电价已经包括光伏发电站将获得的合理利润。风电项目也面临同样境地。一旦国家控制了补贴规模,可以想见对于二者的影响。”何洁说。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看似“紧缩”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举动,实为国家鼓励市场依据实际需求研发、生产新能源产品,调整目前新能源产业结构,改变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产品单一的问题。

“光伏发电地面站和风电站对土地需求都比较大,而相对于二者每年并入电网的发电量以及投入资金而言,投入远远大于产出。某种程度上,这种光伏发电、风电项目更像是一种国家扶持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与市场联系并不紧密。”该人士称。

原标题:昆明“绿能量”:新能源产业焕生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