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技术正文

火电厂超低排放新记录:亚洲最大海水加肋冷却塔在浙能落成

2014-07-28 09:42来源:新民网作者:郑晨关键词:海水加肋冷却塔火电厂浙能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25日,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创造了火电厂超低排放的历史——亚洲最大的海水加肋冷却塔浙能集团旗下的浙能台州第二发电公司落成,树立了电厂温排水处理的新标杆。

当日下午15时,当最后一方混凝土通过近200米高的管道注入台州第二发电工程1号海水加肋冷却塔顶部的浇筑模板时,高172米,底部直径138米,淋水面积13000平方米,筒体混凝土用量达到24000多吨的超大型海水加肋冷却塔赫然成型,令世人为之瞩目。

对于常规沿海电厂来说,抽取海水对发电余汽进行冷却后,然后将带有温升的海水直接排回大海,这将导致排水口海域会有1摄氏度左右的温升。

为了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台二发电公司多投资3亿元,建设两座超大型海水加肋冷却塔,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对温度升高后的海水进行冷却,并循环利用,不往大海排放温水。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这在国内电厂中尚属首创。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台二发电公司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根据计算,这一技术的实施,每发一度电将多消耗2克标准煤,按照两台机组年发电量100亿度计算,每年要多消耗标准煤2万吨。

“我们觉得这个代价是值得的,这是大型国企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台二发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周慎学说,台二发电工程在环保上投入14亿元,大量应用国内国际先进环保技术,以期将该工程打造成全方位超低排放的示范工程,进一步拓展火电的生存空间。

与国内目前许多专注于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项目不同的是,于2012年8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台二发电工程,是我国目前设计最环保的百万千瓦燃煤火电建设项目。该工程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上下两头”的全方位超低排放。工程建成后,大气污染物排放优于天然气燃气轮机机组的排放标准,冷却用的海水循环利用不往大海排放温水。同时,厂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综合利用。

据悉,台二发电工程在台州市三门县建设两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配套建设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装置。

原标题:亚洲最大海水加肋冷却塔在浙能集团落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水加肋冷却塔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浙能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