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冰火两重天” 煤化工是末路还是重生?

2014-08-05 09:02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常华关键词:煤化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煤制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等央企因受业绩所累弃“煤”而去,只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表象,根本原因还是企业之间相关技术差距所至。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等,对煤气化项目态度依然暧昧。

近期,饱受争议的煤化工再度成为了业界焦点。先是国电电力、大唐集团、中海油等央企巨头陆续撤离煤化工产业,这被媒体解读为煤化工面临央企的“逃离潮”。

紧接着,国家能源局在7月17日发布通知,明确提出:“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这被看着了主管部门对煤化工踩下了刹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曾经被多方争抢、大干快上的煤化工项目,似乎转瞬之间就由“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煤化工产业,真就走上了末路么?对于煤化工产业发展,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正确看待?

一、冰火两重天的“煤化工”

滕州,地处山东省南部,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是鲁南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这只是一个人口不足200万的县级市,煤化工产业的规划目标却是:打造“千亿元煤化工产业集群”。

2012年,滕州市煤化工重点项目达11个,预计总投资135.21亿元,占该市当年GDP总值的16.2%。2013年初,滕州市已有9个煤化工项目开工建设,并完成项目投资15.89亿元。

滕州,只是当前各地方煤化工“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各地煤化工项目纷纷上马,尤其是各煤炭主产区,将大量资金投向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焦化等项目(详见图1所示)。

原标题:“冰火两重天”的煤化工:是末路还是重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查看更多>煤制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