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用好可再生能源 让我们重新认识风

2014-08-20 09:16来源:北京日报关键词:风力发电风能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风是采用自然的方式还是人工的方式,显然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我们需要的是在满足人的舒适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采用自然节能的方式。不过,对于风这种可再生能源,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认识。

将机械辅助的通风方式改造成自然的通风方式,必然是会节能的,如果设计巧妙,让人们可感知的舒适度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样的改造应该就是成功的。如果对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里,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风可以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如果足够细心,你可以注意到,地铁站附近往往有一个或者两个巨大的方盒子,这就是地铁通风空调系统通常需要用到的冷却塔。但是在西单地铁站的地面上,却没有这样的冷却塔。替代这个大家伙的是一套集成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污风”,也就是地铁通风系统中排出的、被乘客呼吸系统和设备运行系统污染了的废气。

以北京地铁的运行规模,列车行进带来的活塞风早已不能满足通风之用,需要通风空调系统将新风引入。形成新风惯常的做法是:通过风机让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把热量传递给水,水把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吸收热量后冷却水,水再冷却风,最后形成清凉的新风,另一台风机将污风排出,这样的设计显然将污风当作了“垃圾”。西单站的设计则是把污风当作了资源,污风向制冷剂传递热量后再被排出。这样一来,冷却水这个环节取消了,污风成了可再生资源,庞大的、用于冷却循环水的冷却塔也就取消了。

大家都知道,风大的地方可以实现风力发电,官厅水库边上转动的大风扇已成了漂亮的地标。可是,你知道吗?没有大风的地方也能实现风力发电,澳大利亚一家公司正在准备建造一个规模庞大的太阳能风力发电站,名唤“太阳塔”。

这座高达1000米的“太阳塔”发电容量足够20万户家庭使用,投入运行之后,每年可以减少至少90万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产生。“太阳塔”的技术原理是这样的:太阳对“太阳塔”底部圆盘状集热器中的空气加热,由于“烟囱效应”,集热区域的空气被太阳辐射加热后便向塔底部流去,在塔内集中并形成一股向上流动的强大空气流,热气流沿着“太阳塔”这根“烟囱”继续向上升,推动塔内特别设计的一组32台涡轮,最多可产生200兆瓦清洁电能。

节能减排,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这样的理念已达成社会共识,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需要人类从重新认识它们做起。

原标题:用好可再生能源 让我们重新认识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力发电查看更多>风能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