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使得煤炭等化石燃料得以应用,引发了生产力的大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石油和电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人类开创了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有关专家预测,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结合,或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引领人类进入智慧能源时代。
未来的智慧能源是以分布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如太阳能、风能、水资源、地热、生物能、海浪和潮汐能等。这些分散的资源被成千上万个不同的分布式能源采集点(如住宅屋顶、商业楼宇、工业建筑等)收集并利用,通过采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智能电网以及大容量高安全性的储能系统进行管理、整合和分配,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并维持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使得能源、资源、环境、建筑、人等主体等都能够实现良性互动,人类与大自然互惠互利、互塑共生。
全球智慧能源产业方兴未艾,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在智慧能源领域纷纷布局。转型中的中国对智慧能源新兴产业亦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抢占制高点,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远景能源(Envision)的创始人张雷深深洞悉这一点。
作为一家定位为“全球化、智慧型”的能源企业,远景的创新力已经延展到智慧能源,业务从最初的智能风机的设计与制造逐渐扩展,把智能电网、储能电池、功率半导体、能源管理系统等都一一囊括进来,已经涉及到能源的生产、储存、管理和分配。目前,远景正围绕“智慧能源”战略蓝图,依托基于物联网的“数字能源云”,积极打造整合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电网、智能变电站、尖端储能、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能源集成解决方案。
“世界智慧能源产业飞速发展,作为一家代表中国人智慧的企业,我们要迎头赶上,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这是张雷的理念。而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匹黑马,远景始终能紧扣国际脉搏,在智慧能源的世界格局之下,积极探索技术创新,部署一场“智慧”之战。
能源生产:率先进军低风速领域,积极拓展海上风机领域
2007年,远景从风电起家,短短六年时间后,远景已经站到了全国风机制造领军企业的行列。究其原因,除了掌握核心技术之外,更在于团队的独到眼光和突破性的创新思维。
近年来,“三北”(西北、东北和华北)、东南沿海等高风速地区的装机容量不断上升,支撑了中国风电的爆发式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并网瓶颈严重制约其健康持续发展。目前,限电、弃风依旧是一个无解难题,短时间内,这种困境恐怕还将持续。而另一方面,靠近电网负荷的受端地区——也就是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域60%的低风速地区,却由于风机的技术壁垒,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利用,被部分国内开发商论为“缺乏开发价值”。
2009年,是中国风电在高风速地区“大干快上”的一年,也是行业发展累积的弊端逐渐显露的一年。这一年,远景基于其对整个风电行业大势的洞察和风电并网瓶颈的预判,果断将低风速领域列为市场拓展的重点,彼时,大部分企业还聚焦在高风速区域跑马圈地,远景却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8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投建的江苏和天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2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充分利用江苏和天下四个生产厂房的彩钢瓦屋面资源,采用晶澳DeepBlue系列高效率光伏组件,通过屋面平铺方案实现空间资源最大化利用,直流侧装机容量达4.84MW,交流侧容量3.92MW
近年来,国家电投集团广东公司横琴能源深入落实“均衡增长战略”,以安全运维为基础,持续优化智慧供冷系统,以清洁、安全、高效的供冷体系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低碳动能。截至今年3月,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累计售冷量突破10亿千瓦时,机组连续安全稳定运行3400多天。红色引擎激活发展
在河西走廊的新能源核心区,一座占地60亩的巨型“电力银行”拔地而起——临泽天海1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配备110千伏升压站及2公里输出线路,通过32个储能单元昼夜校准新能源与电网的共振频率,破解风光电波动性难题,成为甘肃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标杆工程。与此同时,天合智慧云平台实时追踪
3月30日,天合光能与淮安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微电网和虚拟电厂为核心,共同推进城市能源体系的绿色化、低碳化变革,助力淮安市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此次合作是双方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深度战略协同,标志着淮安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全
近期,晶澳智慧能源高端家庭能源绿电解决方案品牌——“晶澳光墅”全球首个项目于苏州独墅湖畔正式交付。该项目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晶澳智慧能源在高端家庭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为别墅业主开启了一站式绿色能源生活新篇章。交付仪式上,晶澳智慧能源相关领导与业主共同为项目剪彩揭幕。晶澳光墅系统采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26日上午由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这一条例将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北京市将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和生物质能、氢能的推广应用。本次出台的条例共5章38条,适用于北京
近日,天合光能与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华能源”)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双方将围绕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展开深度协同,通过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共同推动绿色能源规模化应用,助力零碳智慧园区及低碳工厂建设,助力双碳愿景迈向规模化落地。聚合优势资源共拓绿色能源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4日,咸阳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项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已由咸阳市秦都区发展和改革局以咸秦发改【2024】476号批准建设,招标人为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投资总额1.1亿元,位于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工程规模建设一个能源站,总建
在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晶澳智慧能源数字化平台系统如同隐形的“校园管家”,正悄然改变着校园的用能方式,助力校园用能实现舒适体验与节能降耗的完美平衡。遇到寒潮时,教室热力单元通过分析教学作息规律,可以自动匹配课前预热、课后调温模式,1小时内构建出18.5℃±0.5℃学习热岛。在宿舍区,算法通
3月18日,遂宁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试点应用的函。聚焦政务服务、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四大方向,征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组织开展试点应用,推动建立知识库体系和细分领域AI智能体,实现业务流程智能化、工作便捷化。在城市治理方面包括智慧能源管理。智能电网优化(负荷预
3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2025年规划发展工作会在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集团2025年度工作会议与系统主要负责人研讨班精神,总结集团2024年规划发展工作成效和经验,研判新形势下能源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谋划集团2025年规划发展重点工作。国家电投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参加会议,党组成
近日,超多跳自组网通信装置在天津220千伏滨幸一线投入使用。这也是我国电力系统首套超多跳自组网通信装置成功挂网试运行。该通信装置通过50跳自组网通信方式对输电监拍视频信号进行稳定传输,端到端平均时延1.11秒,实测平均传输速率达每秒3兆,支持链路上任意节点的视频清晰传输。该装置突破了现有信
日前,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电力实时广域稳定控制通信系统”项目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等11名鉴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成功解决电力广域稳控系统通信架构规划验证问题,为广域互联大电网的系统运行和故障推演提供支撑,填补广域电力一次、
“工业互联网在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5G和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融合,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总体组主席李海花在日前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5G应用产业方阵联合主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领域的落地应用有哪些?如何推动信息通信新技术与电力业务的有效融合?如何把握信息通信未来发展方向?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11月20日-21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9年(第二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来
2019年9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应邀作客第142期“中浦讲坛”,作“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报告。陈肇雄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制造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实力稳步
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来源:微信公众号供用电杂志ID:DU-World作者:孙德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网信
一场国家级的博览会,一个全球大数据发展的风向标和国际性、专业性的平台。5月26日至29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网信办、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创新发展数说未来”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再次走进大众视野。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全球大数据发展的风向标、以及业界最具国际性和
5月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寇伟在京会见了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代表执行役、执行役社长兼首席执行官东原敏昭一行。双方就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讨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建立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关系。寇伟介绍了公司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大电网安全、新能
泛在电力物联网(SG-eIoT)是网络强国战略在国网公司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新时代国网公司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是与坚强智能电网协同并进、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具有智慧化、多元化、生态化特征的国网公司“第二张网”。同时,泛在电力物联网也是多方参与、合作共
贝尔大道、居里夫人路、稼先路……行走在华为坂田基地园区,以科学家命名的市政道路串联起各个园区,透露着对创新和真理的崇敬与追求。“随着我国可见光通信产业迈入超宽带专用芯片时代,未来利用‘智慧路灯’上网的畅想也可实现!”在行业解决方案展厅,工信部产业发展中心“智能电网与装备”专家委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成就显著,产业转型升级进展明显,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但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很多领域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
卢龙粉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这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孕育出糖分足、淀粉含量高的甘薯,是制作粉丝的优质原料。起初,卢龙当地的农民为了改善生活,尝试将甘薯磨粉,制成粉丝,没想到竟意外创造出一种口感爽滑、久煮不烂的美味。回溯170年前,卢龙粉丝的故事只发生在
3月29日,南网科技发布2024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6%,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南网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经
3月28日,煜邦电力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13.69万元,同比增长67.3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132.38万元,同比增长195.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528.31万元,同比增长157.54%。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在手订单约8.03亿元,为公司未来业绩
CHINTGreenEnergyNews3月2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一行莅临正泰杭州园区,就地企双方合作,加快甘南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深入考察交流。当日,甘南州碌曲县人民政府与正泰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武以及正泰集团轮值总裁栾广富,正泰新能源总裁金建波,正泰新
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闭幕,一系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等引发了电力新能源行业热议。此前,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也提出要大力提
南方电网公司携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2023.5月“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同机
3月22日,科陆电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100.03万元,同比增长5.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390.2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6470.95万元。科陆电子在报告中指出,智能电网板块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基础,核心技术是高精度量测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和一二次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底累计突破14亿千瓦。根据《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规划路径,2025年全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不断提高。然而,由于源网荷储协同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规划设计,存在部分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困
日前,笔者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从2025年绿电零售交易签约情况来看,广东绿电需求超100亿千瓦时。绿电消费用户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行业,约占全部绿电交易电量的75%。近年来,广东绿电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底累计绿电交易电量超120亿千瓦
为提前谋划和研究推动湛江临港经济区绿电专网供应试点工作,2025年3月21日下午,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会同雷州市政府、湛江供电局等在局八楼会议室召开湛江临港经济区绿色电网专供工作座谈会。会上,各方深入探讨依托推动绿电专网试点的工作方案及设想。会议指出,湛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交汇
3月17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河南省2025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要点(豫发改高技〔2025〕169号)。其中提到,工智能+防灾减灾。融合自然资源、交通、农业、水利、电力、新能源等重点行业数据,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地质灾害、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森林防灭火等大模型,重点打造自然灾害防治、燃气安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