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非并网——破解风电难题新途径

2014-11-14 10:4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王海霞关键词:非并网风电风电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耗能行业几乎侵吞了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半壁江山。在研究大规模非并网风电30多年的顾为东看来,用低碳能源来推动高耗能行业,成了一个新的路径选择。

顾为东现任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1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4第六届世界非并网风电与能源大会便是由他主持的。他同样主持的还有我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能源领域“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基础研究”项目。

顾为东的项目团队在这次大会上宣布了他们的又一个成果: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能够助推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

“耗能老虎” 需“绿化”

如何降低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能耗,给这些“耗能老虎”套上“缰绳”是国家政策制定者的头疼病,也是产学研三方关注的焦点。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介绍,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但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经济过度依赖要素投入,资源和能源消耗率较高,201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37.6亿吨标煤,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2.4%,同期,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两倍,这种大规模、低效率的能源消耗显然不可持续。

马晓河建议,我国必须在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量的同时,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他还介绍了顾为东团队将风电直接应用到高耗能产业的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建成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制氢、油田抽油等应用示范工程基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特别是日产万吨非并网海水淡化工程已于今年6月成功调试出水,为进一步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顾为东介绍,建立非并网风电—高耗能产业集成系统,将风电与海水淡化、电解铝、制氢、煤制天然气等相结合,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技术首创。

对于这样的首创,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院士表示认同。他说:“首先,我国需要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低成本、高效率、全部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是我国引领全球能源革命的必要条件,大规模非并网风电就是一个创新的展示平台。”

非并网——破解风电难题新途径

在世界风能协会主席麦加德的会议发言中,不难发现,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风能投资最大的国家,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后,风电已经连续两年超过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

虽然,我国风电发展取得了以上成绩,但倪维斗院士直言,我国风电行业还面临巨大挑战,弃风限电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的弃风问题仍然很严重。弃风限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弃风限电严重的2012年,国内风电产业因弃风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以至于到目前,我国一半风电场都没有实现盈利。

原标题: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绿化”高耗能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非并网风电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