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郑庆云:“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如何走近青年?

2015-01-13 11:15来源:中国核工业杂志作者:杨金凤关键词:中国核工业集团三门核电核工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采访者说:

“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这“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在2005年1月15日庆祝核工业创建50周年时首次提出的24字核工业精神。“四个一切”总结了核工业人半个多世纪来两次创业的精神面貌、光辉业绩、共同价值和社会责任,表达了核工业人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会。被称为“核之魂”的“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是中核集团科技委原副主任郑庆云归纳提炼的。如今,10年过去,“四个一切”早已成为中核集团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融入每个普通员工的血液,成为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在我国原子弹爆炸50周年、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如何让核工业的青年一代更加深刻理解和认可“四个一切”精神,探求“四个一切”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的现实意义,对于回顾历史鉴今日、铭记精神树志向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四个一切”的提炼者郑庆云,对“四个一切”的内涵和现实借鉴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从2005年提出“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到现在的10年间,原核工业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核集团科技委原副主任郑庆云已经作过50多次关于“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和创业精神”的讲座,从秦山、田湾到三门,从北京、兰州到宜昌,行程上万公里。而郑庆云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对象,把我国核工业的创业史、核工业精神以及核文化三位一体、有机组合,并六易其稿最后写成的《激情岁月讴歌》一书,延伸了“四个一切”的内涵和外延,于2013年9月出版,一版加再版,总发行量近8000册。

10年中,郑庆云所作的讲座对象“大部分是青年”。10年中,他思索得最多的,也是如何结合当今社会的变化形势,赋予“四个一切”以现实意义,更好地阐述“四个一切”的价值内涵,更好地让“四个一切”走近青年,为核工业的青年员工所领会、接受、传承,进而对我国现代化的核工业事业形成向上的动力。

十年巡讲路

10年的巡讲经历,有很多事例感染着郑庆云。让他最难忘的一次,是2011年,由于受到福岛事故的影响,三门核电公司招收的新员工比较少,只有20多个青年,但公司还是想请郑老去讲讲“四个一切”精神,让员工们感受一下核工业精神的熏陶和教育,足见公司对新员工入职教育的重视。深受感动的郑庆云对公司邀请者说:只要他们愿意听,哪怕只有一个人,我都去讲!

郑庆云

讲堂上的掌声、笑声、泪水、沉思

掌声

郑庆云还记得,有一次在核工业研究生部讲课,当他讲到核武器研制元勋之一的彭桓武的两句名言——“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时,讲堂的后排突然响起了掌声,掌声如潮水般从后排漫延至前排,经久不息。他至今能够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形,是因为他明白那掌声不是给他的,而是送给彭桓武这样每每能激发一代年轻人投身祖国报效祖国的老一辈科学家的。

笑声

有一次,他给青年人讲课,讲到周裕常1961年调到衡阳铀水冶厂,从事与核工业有关的秘密工作,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新婚7天,他就拎着行李来到衡阳,白手起家。一天他去运水点接水,在一丛灌木丛前发现了自己的新婚妻子,原来组织上也派了他妻子来秘密“出差”。一对夫妻新婚后第一次如此意外地重逢,边笑边流泪。郑庆云说,他讲到此处,台下的青年人都笑出了声,但笑声中也充满了对那个时代人的敬佩。

泪水

又一次,郑庆云在中核二二公司讲课,讲到四〇四厂当年建在风沙很大、喝水困难、遍地只有骆驼草的戈壁荒漠,在那里出生的孩子从没见过树木,只看到过骆驼草。偶尔有机会去镇上,看到路边的树,他们惊讶地说:好大的骆驼草啊!这时,他发现台下有个年龄较大的女职工在偷偷地抹眼泪,后来他才知道,那位女职工叫缪瑞华,她就是故事中所说的那些把树叫做“好大的骆驼草”的孩子们中的一个。缪瑞华的眼泪,感染了在场众多青年人,活生生的历史仿佛就在他们眼前重现。

原标题:郑庆云:“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如何走近青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工业集团查看更多>三门核电查看更多>核工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