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新能源产业成临港未来发展重点

2015-01-30 09:14来源:解放日报作者: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关键词:风电新能源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未来低碳城市”为主题的上海2015低碳国际论坛昨天在浦东临港举行。会上透露,临港地区的新编规划已接近完成,将于春节后正式发布,其中打造低碳发展实践区,将是临港未来的重点和亮点。

据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陈鸣波介绍,未来临港将从“硬条件”和“软环境”两方面实现低碳发展。硬条件主要是指产业、建设、交通和能源;软环境则是科技创新和低碳金融。在产业方面,临港将重点打造再制造产业。目前,临港是国内唯一一个获得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部委支持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新能源产业也是临港地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已经在核电、风电、绿色火电等方面形成了很好的产业基础,世界最大的5兆瓦风电机舱就在临港生产。未来,临港的目标是力争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业务最集中、技术最先进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与研发基地。到今年年底,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70%。

在建设方面,临港地区将以城市建设为基础,打造低碳城区,措施之一便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今年起,临港主城区新建民用建筑将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区域内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建民用建筑的总建筑面积比例将不低于50%,商品住宅新出让项目装配式住宅建筑面积不少于50%。

临港还将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通过下渗减排、集蓄利用等技术手段,削减城市洪峰流量,减小雨水径流,减轻雨水污染,达到雨水综合控制目标,使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左右。

临港地区的交通出行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临港计划到2017年实现主城区公共交通零排放。为此,区域内的公交、公务、环卫车辆等将逐步替换为新能源车辆。到2017年,公交100%完成替换,公务、环卫车辆80%完成替换,其他社会车辆力争达到50%。同时,将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并加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鼓励私人汽车使用新能源车辆。为实现零排放的目标,临港还将采取新型的交通运营模式,今后市民开非新能源车辆进入临港主城区,需换乘新能源公交车和微公交。

原标题:临港新编规划即将出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