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月17日,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良友一行到南网科研院开展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南网科研院在新常态下的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情况,并要求南网科研院按照公司党组要求,找准切入点,继续做优做强,成为南方电网公司名副其实的“中央研究院”。
近年来,南网科研院以南方电网三大核心技术为重点,聚焦电网智能、高效、可靠、绿色发展,在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安稳系统策略研究、直流输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自主化实施、电网仿真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3个多小时的座谈交流中,王良友仔细听取了南网科研院在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以及设备状态监测、电网仿真等重要专项领域的专题汇报,要求南网科研院继续按照公司党组要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以科技创新促进公司战略的落地,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吸纳、培养的方式,加快研发、解决南方电网公司主营业务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紧密跟进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新能源接入等前瞻性技术,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由国际供电会议组织(CIRED)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共同主办,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承办,以“智能供电与可持续创新”为主题的2014中国国际供电会议于9月23日至26日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电网公司、研究院所、大学、制造企业、学会等的一流专家、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共600多人出席会议。作为此次论坛及展会的金牌赞助商,公司高度重视,董事长董增平率领杨帜华、许飞、谭曾明、刘志刚等销线、产线管理层组成的公司代表团出席大会。国南网领导会见公司董事长董增平勉励思源电气努力成为行业的优秀代表[$NewPage$]大会主席、中
4月1日,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良友听取了南网科研院关于“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与科研人员探讨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及应用前景。王良友指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向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发展将是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该项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应用,将从整体电网层面提出改善电网结构、提高运行安全稳定性的技术措施,解决广东电网直流多落点问题,同时也可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广泛使用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王良友要求,南网科研院应加强人才队伍和软硬件平台
这次大会是中国工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是全国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大会对今后五年中国工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号召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钟和)
4月15日,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牵头研制的“支撑弱电网的40MWh高低倍率复合运行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经鉴定,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由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
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围绕国家所需、南网所能、未来所向,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撑公司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在这里,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破土而出,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起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吉瓦时级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正式亮相,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数字化水平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该套平台已在广东投入使用。在位于广东广州的监测大厅里,生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实时监测着先期接入该平台8座电化学储
4月10日,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信息类软硬件设备第一批框架招标。按公司2025年集团物资集中采购工作计划,公司总部、南网数研院、南网科研院、南网数字集团、南网产投集团、南网供应链集团、南网共享公司、鼎和保险、南网财务公司,广东、云南、广西、贵州、海南电网公司,超高压公司、南网储能以及深圳
近日,南网超高压公司科研院主导研发的“高压直流输电阀冷系统主泵机械密封”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定该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输电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据了解,科研团队历时两年攻克四大技术壁垒:创建了主泵机械密封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实现密封
2月18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牵头研发的基于6.5kV/3kA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柔性直流换流阀装备,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等11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产品性能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装备的成功研发,实现了我国重大装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研发应用的9项重大技术装备成功入选,入选项目与申报成功率创历年新高,充分彰显公司在电力行业重大技术装备方面的技术引领水平与自主研发应用能力。据悉,这9项重大技术装备分别为“400MW级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
1月19日,国内首条110千伏国产导电炭黑屏蔽料电缆在广东东莞投运,标志着我国高压电缆屏蔽料及其关键原材料高性能导电炭黑自主化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据悉,此次投运的110千伏万宏乙线输电线路是东莞市首条跨江隧道工程的架空线路迁改工程,总长达6公里,投运后可释放周边地块空间,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
1月16日至17日,南方电网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参会代表认真学习领会工作报告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立足工作岗位,围绕公司各项重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畅谈对工作报告的认识理解和新一年重点工作安排。参会代表一致认为,工作报告站位高远、视野宏阔、内容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过去一年改革开放迈出的历史性步伐,强调“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人民福祉,企业发展,国家富强,无不需要用好全面深化改革
1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发布“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南方电网公司“大瓦特·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成功入选。“大瓦特·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以下简称“大瓦特·驭电”)是全球首款电力系统智能仿真专业大模型,依托南网科研院承担的南方电网公司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企业联合基金集成项目,
随着能源结构加速转型,新能源发电、直流输电、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技术加快发展。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电网企业面临大规模新能源电源接入、直流馈入落点增多、多品类能源集中交互耦合日益深化等新形势新变化,需要寻求有效方法应对电网宽频振荡、系统惯量不足等新挑战,更有力地保障电网安全稳
最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秋季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五小组赴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研电网安全稳定工作,对国网江苏公司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电网稳定管理体系、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高水平安全稳定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做法表示非常认同和赞赏。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
10月3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电网稳定暨继电保护专业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上,加强电网仿真计算被屡屡提及。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常规机电仿真向机电+电磁仿真转变。未来浙江电网将深化电磁仿真平台应用,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需求,并充分利用网上电网、新能源云等数字化平台,提升规划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福建省福清市举办2024年“中国电力主题日”活动,现场发布电力行业重大技术装备及工程名录,共评选出100个重大技术装备及工程项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5个项目入编电力行业重大技术装备及工程名录,是入编项目数量最多的单位。公司入编项目包括8个核心装备、7项重大工程,涵
科学智能(AIforScience,AI4S),是指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科学研究,主要应用在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AI4S概念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于2018年首次提出。AI4S开启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学习深奥的科学原理来创造科学模型,以解决那些曾被认为无解的实际问题的科研新范式。2021年,随着英国“
±1100千伏,这是目前世界最高输电电压等级;360万千瓦,这是世界最大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北京冬奥会实现奥运史上首次全部场馆绿电供应,杭州亚运会实现亚运史上首次所有竞赛场馆常规电力绿电供应;上海建成世界首个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一个个“之最”“首次”的背后,是我国能源技术
5800个工况、8万余次仿真计算,保障了张北柔直工程顺利投产和高质量服务北京冬奥会绿电供应;上百种方式、近500种交直流故障组合仿真分析,让白鹤滩的清洁电能7毫秒闪送至华东;150万千米线路、10万个三相节点,无数次精密计算和仿真试验保障国家电网骨干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这就是入选“2023年度央企
4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鄂竟平带队到南方电网公司就可再生能源法(修改)重点制度工作开展调研。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张硕辅陪同调研。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贺晓柏参加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南方电网电
配电网连接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在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推进配电网与源荷储科学融合发展备受社会关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网仿真和运行分析科技创新团队历时十余年,积极发展配电网仿真技术,研发了国际首套大
24小时值守,编制报告20余份,参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应急会商6次……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科研人员坚守工作岗位,依托高性能集群计算系统,每日2次滚动更新未来15天预报结果,编制报送各类气象分析报告,为公司各单位做好电力保供工作提供信息支撑。作为公
历经14年攻关,累积100万行代码,仿真1000万个故障,排除20项电网重大运行风险,提升仿真效率360倍以上,支撑供电负荷超2亿千瓦的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日前,在南方电网公司四届二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议上,一支充满活力的“80后”科研团队走上了领奖台。为了解决困扰南方电网20年的大电网准确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