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售电服务人物正文

大山里的电力卫士 二十年如一日一线保电

2015-04-29 10:20来源:华商报关键词:送电线路变电站电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周红亮来说,深藏秦岭的673公里输电线路,就是他的“平凡世界”。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山,他翻过的秦岭山脉加起来相当于200多座珠穆朗玛峰。周红亮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中国好人、陕西好人、最美宝鸡人等十余项荣誉,此次还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面对这些荣誉,周红亮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工作,巡好线、供好电,让广大群众放心用电。

穿越大山20年 为千家万户保电

受父亲的影响,周红亮从小就梦想做一个优秀的巡线工,1995年从西安电力学校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一名送电线路工,相对而言,他所在的站没有那么辛苦,工友们常说一句话:“不到最艰苦的地方,不算是真正的线路工。”为此,他多次找到领导,要求到最辛苦的班组去,但由于他刚参加工作,技术、经验等还不足,所以他的要求遭到拒绝。

为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周红亮刻苦学习,积极努力,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1996年,周红亮来到宝鸡供电局秦岭输电运维班,成为一名巡线工。他所在的班组负责秦岭大山深处19条35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以及全国首座融冰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也终于圆了自己的梦,在一条数百公里长的“电力蜀道”上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6年,在送电线路专业摸爬滚打了十个年头的周红亮,通过竞聘,当上了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他们运维班位于海拔2200多米的秦岭深处,所维管的线路长达673公里,铁塔数达3280个,2015年,是周红亮在工作岗位上的第20年,这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山,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以及凤县、汉中地区150万人可靠用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走过酷暑寒冬 成为山里的“活地图”

4月19日,刚下过雨的山路还有些许湿滑,华商报记者跟随周红亮及两位同事一起,来到位于秦岭凤县段的硖黄Ⅱ线143基杆塔巡线。途经一条10米宽的河道,周红亮熟练地摸索出一条道路,其他人跟随向前。

松针和落叶落满了山间小路,不经意间就会滑倒,周红亮总习惯走在最前面开路,还要时不时地提醒同事注意脚下。经过40分钟左右的路程,终于到达了杆塔。这座电塔高约30多米,顾不上歇一口气。周红亮和同事们开始了对电塔四周的检查,清理电塔通道周围的多余树枝,检查绝缘子、螺丝和接地装置。之后,周红亮系着安全带登上塔杆检查避雷器读数。

“常规的检查十几分钟就结束了,但如果遇到抢修,要在高塔上待半天甚至一天,累了就在塔材上休息一会。”周红亮说,记得有一次半夜停电抢修,他们跑到山上查找问题,半夜在塔杆上更换零件。最高的塔杆有62米,人站在下面都晕,更不用说登到塔杆的最高处。接下来,他们还要沿着线路朝下一基电塔走去。

周红亮的工作就是这样,从最初不熟悉道路,常常迷路,花长时间绕路,到现在成为山中的“活地图”,无论你问起哪个铁塔,周红亮都能立即说出该铁塔周边的特征,以及哪个季节哪座山的道路是什么状况。有路的地方就沿路上山,没路的地方就修路上山。在这条电力蜀道上,走过酷热夏日和寒冷严冬。

原标题:大山里的电力卫士 二十年如一日一线保电(组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送电线路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电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