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如何让智慧城市更接地气 看众家纷纭

2015-05-22 11:51来源:中关村在线关键词:智慧城市互联网+工业4.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国家及地方“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以来,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发展重点。“互联网+”与“工业4.0”等概念的提出,更是为当前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5月19日,第九届中博会物联网应用暨“智慧城市”论坛在汉举行。为让智慧城市接地气,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会嘉宾献计献策。

数据不开放就失去活力

“我国当前的政府数据和企业数据开放程度很低,这将严重掣肘物联网产业与智慧城市发展。”论坛一开场,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连生直击问题核心。“不开放,数据就失去活力。”周连生说,数据信息呈金字塔形,最底层是数据,往上排依次是信息、知识和智慧。“数据”要成为“智慧”,就一定要有预见性,才能够给人对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分析。然而,经济社会运行中70%的数据都产生于政府和企业,剩下的30%是网络数据,真实性及利用率偏低。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已有63个国家制定了政府数据开放计划,目前,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此,周连生认为,政府数据开放由于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和法律层面,需要缓步推进,但总体方向是鼓励政府和企业合作运营数据资产,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智慧城市”不是政府圈钱的狂欢

“现在,一些"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圈钱的狂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副研究员吕汉阳表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分阶段、实施重点突破,而很多地方贪大求全,医疗、交通、教育、城管等所有领域都想做,上大项目,投大手笔,不管到底能不能开花结果。

吕汉阳坦言,缺少民众参与的“智慧城市”不是“智慧城市”,因为民众才是“智慧城市”及物联网应用建设的服务主体。然而,不少地方的所谓“智慧城市”,只是搬了一堆服务器、网线、LED显示屏和监控探头等机器设备当“花瓶”,好看不中用。

吕汉阳认为,重形式、轻实效,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运营等问题,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通病。“智慧城市”建设只有接地气,才能真正服务于民生工程、民心建设。

企业也能帮政府管理数据

政府如何与企业开展数据信息合作,惠普中国区首席技术官李为冲分享了企业在贵阳市的经验。

李为冲说,贵阳市共有400万人口,由于医院数据系统各自为政,没有可共享的云数据库,导致大量市民做CT等体检结果无法在医院间共享,不利于医疗机构对患者病情的跟踪分析与实时监控。“要政府一下子砸钱建设医疗信息平台不现实,把数据交给企业运营未尝不可?”李为冲说,2014年9月,惠普通过与贵阳市政府合作,协助贵阳市建立了统一的智慧医疗云平台,打通市内医院数据库,建立全市统一的市民健康档案库,市民不但可直接通过医疗云平台进行医保操作,医保单位及医院也可通过后台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结算,能大幅节约贵阳市在医疗保障体系上的人力及物力等投入。“政府只要当好信息安全的把关人,完全能把攥在手心的死数据,交给企业救活。”李为冲说。

原标题:如何让智慧城市更接地气 看众家纷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工业4.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