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炎炎夏季,又迎来了万人挤独木桥,只为人生理想冲刺的阶段——高考。今日,风电小编在这特殊的日子,为莘莘学子们带来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高校指南,希望对想报该志愿的学子们有所帮助。
专业简介: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及风电场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知识领域:
1.掌握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风力机空气动力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
2.掌握风能开发方面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工程实践与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置:
力学、电学、工程图学、计算机、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理论、材料学、风能动力工程概论、风力空气动力学、风力发电原理、风电机组监控与控制、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机组原理与设计、风电场电气设计与控制、风电场运行与维护、风力发电项目开发等。
从业领域: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发电公司、设计院、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场等单位从事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以及风电场的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机械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
开设院校:
华北电力大学
河海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新疆大学
2013-2014年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华北电力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作为参与单位获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奖项目数量实现新突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四年评选一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
我国是风电大国,但专业软件等目前仍依赖国外。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教授刘永前表示,可借鉴欧美经验,加强基础研究与自主开发,长期积累,不断完善,逐步增强行业“软实力”。图片受访人: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新能源发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刘永前Q:在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智能化会起到哪些
近日,英国赫尔大学与西门子歌美飒开展合作,开设海上风电硕士学位。这个为期三年的硕士学位课程旨在为海上风电行业培养未来的技术专家和行业领导者。(来源:微信公众号“欧洲海上风电”ID:EU_offshore)这个全球首个海上风电硕士学位将于9月初正式开办,首批招收10名硕士研究生,他们可利用西门子歌
近日,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揭晓,华北电力大学申报的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的新能源专业创建与发展模式从数百项申报成果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据了解,得益于一系列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专业自2006年创建以来开创了数项第一:国内高校第一个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2016年全球风电就业人数已达110万人,其中中国风电就业人数为50.7万人,随着能源转型不断加速,风电将会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其中,今天小编为广大考生汇总了开设有风电类专业高校名录,希望对您之后的志愿填报有所帮助。相关阅读:【行业】全球风电就业人数110万中国占46.1%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代码:0
2013年10月17日下午,北京国际风能暨展览会——电气及控制技术。沈阳工业大学邢作霞副教授演讲:风力发电机主控系统动态仿真实验台的开发与研究。以下是全文:邢作霞:大家下午好!我这个题目属于高校实验室能力建设领域的,我讲的东西跟前面的各位阐述的方向不是很一样,虽然都是跟控制相关的,但是我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实验平台上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当然本身当时开发这个实验平台的初衷是为学生教学用,但是我这里会重点也说一下,面向制造商、开发者,在实验平台里面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案?把我们前期开发的想法,通过一些小的或者中型平台先试试。之所以
问:《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风电科技规划》)的出台有何意义?答:《风电科技规划》的出台,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战略》等国家相关可再生能源战略部署,促进风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为我国未来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
一、现状“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引人瞩目,已成为新能源的领跑者,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科研机构、风电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在风能资源评估、风电机组整机及零部件设计制造、检测认证、风电场开发及运营、风电场并网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完整的风电产业链。在海上风电开发领域,初步解决了海上运输、安装和施工等关键技术,开始积累海上风电场运营经验。在人才培养上,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风电专业人才队伍,风电学科建设也已经起步。(一) 风电设备产业化情况在“十一五”科技计划的
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中国将有几十万人从事风电产业,其中包括好几万专业人员。国务院参事石定寰说,人才培养是个大问题,是中国风电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 “求贤若渴”的风电企业在招聘中缘何不那么如意?如火如荼的风电行业正面临怎样的人才困局? 高校培养严重滞后 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贺德馨指出,我国风电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风电机组研发专业人员、高级管理人才、制造专业人员、高
截至今年,华北电力大学已经连续四年,每年开设一个新能源专业。学校结合国家能源政策和现今社会能源形式的需要,2004年开设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005年开设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6年开设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开设此本科专业的高校,2007年又新增了水文与水资源以及工程造价等新专业。近期,学校还将以水电和风电等专业为基础组建全国第一家可再生能源学院,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承担起责任。 面对世界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对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环保科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