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中国核电走出去蓄势待发 世界核协会点赞“华龙一号”

2015-06-18 08:58来源:国际在线作者:黎萌关键词:中国核电华龙一号核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后,不仅要在国内大力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还要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或已成为李克强总理继向国外大力推介中国高铁后,给自己定下的另一符合他“超级推销员”角色的重任。6月16日,在李克强总理视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的第二天,中核集团在福建福清面向全球推介了“华龙一号”核电技术。


来自沙特、苏丹、阿尔及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和世界核协会(WNA)的代表,国内政府机构与核能相关单位,以及中国核能设备制造、建造商、金融机构等共近200人出席。

作为受邀代表之一,世界核协会中国区主任傅默然(Francois Morin)表示,西方媒体不久前载文认为,中国核电的发展速度目前过快,“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这种速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法国有过。从投资和功能上来说,中国的核电建设都没有问题。所以,中国的速度没有过快。”

“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我国几十年核电建设运营成熟经验基础上,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合作研发的自主创新成果。据介绍,“华龙一号”的安全指标和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国际上对于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

记者注意到,除了中核集团的此次推介会,中广核集团6月12日刚刚在昆明首次亮相南亚博览会,“华龙一号”也是该公司力推的重头。

“走出去的问题,我们觉得‘华龙一号’未来在国际市场上肯定有机会。”傅默然说,但全世界最大的核电市场现在在中国,未来10年内,这一势头都不会改变。目前各国在建的核电站有71个左右,中国就占了26个。

“我觉得‘华龙一号’非常好,因为它吸取了福岛核电站的教训,运用的是全球成熟的技术。

华龙最大的机会还是在中国国内,但这并不说明就不需要在国外同时寻求机会。”傅默然说,从价格方面中国应该有优势,从安全方面也应该是没有问题。中国的核电水平已经很好很高了,但是中国的经验还不够。因为中国核电的历史虽然不算短,但核电站的数量不多,“两者相乘就是经验,这是个需要逐步积累的过程。”

根据WNA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电市场的总额是1.2万亿美元,其中,各国核电公司可进入的他国市场约为5000亿美元。傅默然指出,也要看到核电站设备的市场,这是马上就可以进入的,可以促进中国参与全球核电的竞争。如果双方有合作基础的话,就可以缩短整个技术项目的出口周期。

以核电站都离不开的蒸汽发生器市场为例,WNA预计,到2023年全球将有55亿美元的总量,大于一个核电站的价值。“华龙要走出去应该是在2023年以后,所以这种类似蒸汽发生器的相关市场也不容小觑,不要浪费这个机会,不要只等着‘华龙一号’的整装出口。”傅默然说。

原标题:中国核电走出去蓄势待发 世界核协会点赞“华龙一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电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