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如何解决物联网应用难题

2015-07-02 11:12来源:与非网关键词:物联网传感器物联网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3年,全球仅有5亿多台联网设备,人均只有0.08台,也就是说平均每人只有0.02台设备可连接至互联网。2010年这个数字上升至125亿,平均每人几乎拥有6台联网设备。2015年联网“设备”的规模预计将进一步上升到250亿台,到2020年底将达到500亿台。

这种增长趋势还将延续。随着全新纳米连接技术,也即所谓的“智能微尘”的发展, 这个数字将以每日数千亿的速度进一步增长。随着联网设备数量的增长,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变得越来越智能。例如,智能消防安全系统若是与智能恒温器连接就会变得更加有用。若进一步将恒温器与用户的智能手机进行连接,系统的智能度就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级别。因此,网络中添加的联网设备越多,越有利于它们将海量无用“数据”转化为切实有用的信息。

这就是物联网的根本目标所在:为日常物品构建自我维持型网络,从而提供远超单个物品功能的集体价值。正是基于这一点,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学术团体还是业余爱好者们都在广泛部署物联网。物联网已遍及从国际物联网标准到定制智能传感器开发等电子领域的各个层面。

然而,尽管全球广泛投身物联网应用开发,要实现其普遍应用仍需解决各种复杂难题,其中既包括通用协议与标准等技术问题,也有对个人隐私等较抽象概念的影响。只有业界真正应对这些挑战,物联网才能获得发展,否则将永远原地踏步。

1. 采用通用标准

虽然业界已经在物联网的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其安全性、隐私性,尤其是架构等方面仍需进行大量改进。据金融时报刊载的一篇最新报告显示,科技厂商与电信企业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争相抢占物联网市场。当各行业领先企业试图进一步细化其在物联网市场的定位时,业内却出现了几项竞争性标准,包括谷歌“物理网络”、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开放互联联盟(OIC)及Thread,这是一种由谷歌、三星、ARM及飞思卡尔联合推出的新型IP无线网络协议。

虽然这些机构都致力于推动物联网的普及,但物联网标准化进程的不足仍然让人担忧。在制定通用标准之前,物联网有可能变成另一个依靠大型IT企业特别监管的异步技术领域。

原标题:如何解决物联网应用难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传感器查看更多>物联网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