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访谈正文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百万机组、超超临界机组还有上升空间

2015-07-21 11:35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煤电节能减排超超临界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望过去五年,我国的环境治理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十三五”新目标即将成形的背景下,我国的能源、电力行业又将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升级?6月23日,本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

“十二五”是实现大跨越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如今,优美宜居的环境成为人民新期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中国电力报》: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若请您打分,您会给“十二五”的环境治理打多少分?

郝吉明:应该打100分。

《中国电力报》:这是一个满意的分数,您认为满意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郝吉明:从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讲,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国十条”),从国家层面对大气污染防治做了顶层设计。

国家在环境保护要上打“三大战役”,把空气污染防治放在了第一位。

第二,2012年修订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细颗粒物(PM2.5)列入其中,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南接轨。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表明我国将人体健康保护放在环境保护工作的首位,新标准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响应了人民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期待。

第三,从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角度,促进了行业的转型升级。以电力行业为例,《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几经修改、重点地区实施特别排放限值、行业主动加压实现煤电超低排放等,既推动了行业的环境保护,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

第四,“十一五”期间,国家只是把二氧化硫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总量控制,在“十二五”期间,在二氧化硫继续减排的基础 上,国家又提出对氮氧化物实施总量减排,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五,积极促进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包括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煤炭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利用,加大煤电的综合、集中使用,大幅度减少小吨位工业锅炉等。

所以,从大气污染防治来看,“十二五”是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

从整个环境治理的角度看,国家将节能减排纳入新兴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近几年,在国家的几个新兴战略性产业当中,增长率最高的就是节能环保产业,该产业也有望成长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如今,优美宜居的环境成为人民新期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谈到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严在哪里?过去总是说“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而在新的《环保法》中修改为“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两者关系的倒置,说明我国已经把环保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保护成为了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当然,将来要面临的压力还有很多,比如能源资源的消费总量大、增长快、效率低将是长期影响我们发展的大问题,不过这些问题中央已经注意到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节能减排查看更多>超超临界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